首页 > 魅力城乡

大竹县杨通乡:守住红色文化底蕴 谱写美丽乡村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3-12-16 08:44:34    来源:巴蜀网    浏览量:    作者:甘宇伶,张俊

  杨通乡简介:杨通乡位于大竹县东南部,距大竹县城45.6公里。红色文化是杨通乡的底色。这是一块革命英雄辈出的红色沃土,从1928年杨通苏维埃的创建,到抗日救亡活动,再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英勇悲壮的武装斗争,这里点燃了大竹的革命火种,孕育了徐氏小学革命教育基地,徐德(中共大竹县委第一任书记)、徐相应、徐永培等11位革命烈士,形成了求真理、做真人,时刻准备为胜利而战的“徐小”精神。杨通乡是川东革命摇篮、大竹县红色革命老区,被誉为“川东小延安”。

  今年以来,大竹县杨通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的指示要求,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深入挖掘红色内涵,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发扬传承红色精神,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红色文化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道路,谱写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

  绘一张蓝图,让红色文化“活”起来。杨通乡积极发掘红色资源,保护红色基因,把红色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融合,通过将红色元素融入乡村规划与设计中,杨通乡打造了一批具有红色特色的村庄和景观。重点对大庙村进行了“红色改造”,村庄的建筑风格、道路布局、公共空间等都体现了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规划建设了大庙寨革命遗址纪念园,纪念园计划占地300余亩,是集红色景点、农耕文化体验、休闲娱乐和特色产业发展为一体的红色旅游园区,在园区周边组织开发红色民宿、餐饮、传统农业种养和生活体验项目等多种产业,建成含革命传统教育、生态旅游观光、乡村休闲度假等多种生态相融共生的乡村振兴示范区,真正实现了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聚奋进力量,让美丽乡村“靓”起来。坚持将环境治理与红色革命老区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一是大声势宣传,争取群众支持。扭转群众生活垃圾乱扔乱倒生活习性,转变思想观念,倡导群众发扬红色革命老区先进精神,主动做到爱清洁、讲卫生,积极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二是大力度改造,整治乡村环境。对主要干道视线范围内的破旧栏舍、路旁工棚、乱搭乱建以及残墙断壁进行拆除,共计拆除10处,100余平方。三是大面积改造,扮靓乡村面貌。注重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搞千律一篇的乡村改造,找准每个村庄的特点和亮点,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充分发扬红色精神、充分体现文化传承,以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装扮美丽乡村,共粉刷装修墙面20000余平方,修建围栏4000米,安装路灯总计600余盏,新添置户外垃圾分类桶29个,真正实现了“各美其美”,让美丽乡村“靓”起来。

  思振兴之道,让群众生活“富”起来。坚持以红色资源打底,以绿色发展强村富民。杨通乡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将“红色”与“绿色”有机融合,着力发展水桥柚子、大庙葡萄、生态土猪等本地主导产业,以红色旅游带动人气,以红色游客带动绿色产业发展,有效地将绿色产业融入“红色+”产业链当中,助力产业发展、村民增收,打通乡村参与市场经营的渠道,激发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实现村级经济有发展、群众收入有提高、村庄面貌有变化,让群众的生活“好”起来。 (甘宇伶,张俊)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巴蜀网http://www.bashux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3341256440@qq.com 联系电话:16608228948
2、凡本网注明"来源:巴蜀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巴蜀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巴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巴蜀网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巴蜀网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巴蜀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巴蜀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巴蜀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7、凡是网上查询不到且持有本网过期工作证件的人员,利用本网的过期工作证件在外开展任何工作均属于其本人的个人行为,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云传媒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网站概况  |  法律顾问  |  服务条款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050326106@qq.com 电话:17383856370    0817-3786040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19010992号    川公网安备 51130302000188号
Copyright© 2018 巴蜀网 版权所有 四川吉祥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指导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四川省网络文化协会 四川省互联网违法 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