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

2022年南京市首届安溪铁观音发展论坛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2-11-29 09:53:43    来源: 南京市安溪商会    浏览量:    作者:

  01、论坛背景

  安溪铁观音作为“世界名茶”,是中国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现实的茶文化研究价值。2022 年 5 月 20 日,“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GIAHS)”。这次成功入选,既肯定了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在维持全球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中的重要价值,也展现了安溪铁观音茶文化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借鉴。经科学分析和实践证明,铁观音含有较高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茶多酚和生物碱,有多种营养和药效成分,具有清心明目、杀菌消炎等功效。此次活动还展示安溪铁观音不同品种,更给新时代茶市场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品茗者带来惊喜的茶香。

  2022年南京市首届安溪铁观音发展论坛,以安溪铁观音茶文化为基调,结合金陵文化底蕴, 以“专业、垂直”为特色,云集一众茶人、艺匠、收藏家、品鉴 家、农科专家,共赴一场与安溪铁观音有关的交流盛宴。以发展论坛、 学术研讨、铁观音品鉴会等多样的形式,共同探讨“以茶为基础,旅为纽带,文为内涵,康为延伸”的融合发展思路,旨在提高安溪铁观音的知名度,推动安溪茶业的高质量发展。

  02 、活动前期宣传

  01、电视塔广告

  为期将近半个月的电视塔广告滚动播放论坛主题-

  02、市区户外大屏广告

  为期近半个月的市区多块户外大屏广告滚动播放论坛主题-

  03、电梯框架广告

  精选100部优质点位的电梯广告宣传活动论坛主题-

  03、论坛现场

  11月25日下午,2022年南京市安溪铁观音发展论坛在南京颐和公馆顺利举行,论坛选在具有民国特色的颐和公馆,一楼为专场的安溪铁观音品鉴区;二楼为发展论坛的主场馆。此次论坛由安溪县茶业发展促进会主办,由南京市安溪商会&安溪江苏茶业发展促进会承办。

  论坛现场邀请到了江苏省工商联二级巡视员李晓东、省委统战部马晓光处长、市工商联秘书长褚丹植、苏宁控股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原省委党校孙副校长、省自媒体联盟理事长何春银、省科协二级调研员范正银、中国新闻传媒集团总编辑朱鹏源、新华网杨春、第四届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卫军、省欧美同学会秘书长朱军、长江商学院EMBA江苏校友会秘书长任峰、江苏省晋江商会会长陈德善、朱建红、上海茶促会会长刘尧民、南京市商业地产协会执行会长冯宪法、中远集团总经理蓝敦虎、十竹斋画院院长卫冬梅、省区域合作交流协会主任马骏等多位重要嘉宾莅临论坛现场,共叙茶缘、共话茶事、共谋茶业。

  我县县委县政府也对此次论坛活动的开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这既是一次商品的交流、产业的交流,更是一次感情的交流。虽然远隔1000多公里,但茶无疑再一次把福建和江苏紧紧联系在一起。”由于疫情的原因,安溪县县委副书记洪金城通过云端连线发来了热情洋溢的祝贺,安溪县茶业发展促进会会长陈春买也发来了祝贺,遥祝发展论坛成功举办,并祝愿与会所有领导嘉宾、专家及在宁安溪的乡贤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江苏省工商联二级巡视员李晓东为论坛致辞

  苏宁控股副董事长、南京新阶层联谊会副会长孙为民为论坛致辞

  长江商学院EMBA江苏校友会秘书长任峰为论坛致辞

  安溪江苏茶业发展促进会会长沈和连为论坛致欢迎辞

  多家主流媒体、南京电视台及自媒体抖音网红等争相报道。

  本次发展论坛有幸邀请到了中国制茶大师林荣溪、南京农业大学茶叶科技研究所所长房婉萍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授李海涛三位专家,他们分别从安溪铁观音的历史由来、三茶统筹以及茶业的保健功效等领域为我们分享了关于安溪铁观音的相关专业知识,让大家更深入、更科学地了解安溪铁观音。

  发展论坛在一楼专场安溪铁观音品鉴区设置了将近10个茶席,组织从事茶叶生意的老乡积极主动报名参加,他们分别是由沈和连、张慧聪、吴金海、苏文和、詹华辉、陈婷、黄培荣等老乡为专场的安溪铁观音品鉴会提供热情细致的服务。

  我会会长陈振明带队,四季度轮值会长沈和连,执行会长倪晓龙、陈小聪,荣誉会长郑植屏,名誉会长黄忠南、陈全木、黄朝山,秘书长陈海亮、党支部书记谢勤辉、副监事长廖旭东、副会长刘坚和、柯金波、谢章阳等将近30多位老乡参与了发展论坛的接待服务。

  发展论坛在响亮整齐的“安溪铁观音、健康软黄金”口号中落下帷幕,每次活动的顺利举办,都离不开各界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也会让我们有更多的收获,路漫漫其修远兮,相信安溪铁观音的腾飞会再次推动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巴蜀网http://www.bashux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3341256440@qq.com 联系电话:16608228948
2、凡本网注明"来源:巴蜀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巴蜀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巴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巴蜀网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巴蜀网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巴蜀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巴蜀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巴蜀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7、凡是网上查询不到且持有本网过期工作证件的人员,利用本网的过期工作证件在外开展任何工作均属于其本人的个人行为,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祥云
相关新闻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网站概况  |  法律顾问  |  服务条款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050326106@qq.com 电话:17383856370    0817-3786040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19010992号    川公网安备 51130302000188号
Copyright© 2018 巴蜀网 版权所有 四川吉祥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指导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四川省网络文化协会 四川省互联网违法 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