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省市场监管局组织专家深入达州市达川区检查指导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工作

发布时间:2019-10-25 09:42:40    来源:巴蜀新闻网    浏览量:    作者:通讯员:胡庭权/文图

  本网讯(通讯员:胡庭权/文图)10月21日至22日,由省市场监管局组织的赴达州市达川区指导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工作组,在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认检监管处袁惠副处长的带领下,专程来达州市达川区实地检查指导了该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工作。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史谢飞、四川农科院分析测试中心办公室主任胡莉等有关专家和领导参加了这一工作。


图为省市场监管局组织的专家深入达川区天禾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实地检查指导有机产业发展。

  省市场监管局认检监管处袁惠副处长一行,于10月21日,专程来到位于达川区龙会乡的达川区天禾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实地检查,对合作社从事有机茶叶种植和生产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导,对达川区当前发展有机农产品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10月22日,达川区人民政府召开了专题汇报会,由杜成英副区长代表达川区向省市场监管局组织的赴达州市达川区指导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工作组,汇报了达川区开展有机产品认证工作的情况。达州市市场监管局、达川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等有关部门和达川区有机产业经营单位负责人参加了汇报会。


图为达川区人民政府向工作组汇报达川区创建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工作的情况。

  近年来,在省、市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达川区委、区政府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发展战略,充分借助认证认可的强劲动能,提升农业产业绿色能级,推进农业发展绿色转型,加快推进全区有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压实责任,筑牢保障体系。出台了《达川区创建“四川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实施方案》,成立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创建工作情况,解决创建中的问题。将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工作纳入各成员单位的目标绩效考核,把工作职责、创建任务细化到相关单位、具体人员,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在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监管名录的基础上,建立了有机生产主体管理档案,并同相关主体签订了《有机产品生产责任承诺书》,明确生产经营主体责任。二是突出重点,夯实创建基础。加强了生产环境监测。按照《有机产品产地环境适宜性评价技术规范》,相关部门加大对有机产品土壤、空气、水源等产地环境的检测力度,确保各项指标达到技术要求。健全了“检打联动”机制。建立了农业行政执法、市场食品安全监督执法与公安刑事侦查联动机制,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与执法“打击”的有效衔接,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治理行动,加大监督抽查力度,不断推进基层农产品执法制度化。加强了对有机产品市场监管,建立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提升产品质量快速监测能力,大力推进溯源体系建设,确保全程追踪“行有据、查有迹、追有踪”。三是科学规划,绘就发展蓝图。立足环境数据,结合产业实际,完成了《达州市达川区有机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 年)》编制工作,规划到2025年,实现全区有机生产基地面积5万亩,建成5大有机产业种植示范区和5大有机产业加工园的总体目标,形成“一轴两片五区五园”的总格局,实现有机产业年产值9.8亿元,进一步促进达川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综合协调发展。(一轴:有机产品加工和仓储物流发展轴;两片:铁山以西和铁山以东有机产业片区;五区:有机水稻产业区、有机水果产业区、有机乌梅产业区、有机茶叶产业区、有机青花椒产业区;五园:九岭堡子花椒现代农业园、百节马家乌梅特色现代农业园、安仁柚产业园、秦巴物流园、空港新区现代工业园。)围绕达川贡米、达川乌梅、青花椒、水果、茶叶等特色产业,制定主要风险农残检测列表与抽检计划,专门对有机投入品管理关键控制点进行控制,完成质量保证体系搭建,完成农资店与生产主体农资管理SOP(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工作,落实有机认证推广与有机生产技术培训的课程与师资,初步完成了达川区有机农业生产标准体系搭建,基本实现有机生产有“标”可依。目前,达川区已有6家企业获得有机认证,共获得有机证书8张(其中有机转换证书6张),认证面积5852.22亩,涉及水稻、茶叶、青花椒、葡萄等种植及加工,产值达0.48亿元,有机产业初具规模,预计2019底新增认证主体2家、认证面积达到6000亩。

  省市场监管局组织的赴达州市达川区指导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工作组的领导和专家,通过两天的实地检查和听取了达川区人民政府的汇报后,对达川区创建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对目前还在存的不足也提出了改进意见。与此同时,省市场监管局的领导和关部门专家,还与达川区从事有机产业发展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进行认真交流,了解了相关情况,工作组对达川区的此项工作感到满意,表示今后将对达川区的有机产业发展给予积极支持和服务。

  供稿:达川区市场监管局胡庭权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巴蜀网http://www.bashux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3341256440@qq.com 联系电话:16608228948
2、凡本网注明"来源:巴蜀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巴蜀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巴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巴蜀网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巴蜀网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巴蜀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巴蜀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巴蜀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7、凡是网上查询不到且持有本网过期工作证件的人员,利用本网的过期工作证件在外开展任何工作均属于其本人的个人行为,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一心
相关新闻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网站概况  |  法律顾问  |  服务条款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050326106@qq.com 电话:17383856370    0817-3786040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19010992号    川公网安备 51130302000188号
Copyright© 2018 巴蜀网 版权所有 四川吉祥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指导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四川省网络文化协会 四川省互联网违法 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