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扈恩龄 中国乡土幽默风情人物画开创人

发布时间:2018-12-06 08:39:49    来源:中国高新农业投资网    浏览量:    作者:

  扈恩龄,字扈炫。1984年毕业于河北省保定工艺学院,2002年入北京画院贾浩义老师工作室学习。2007年入中国美术家协会高研创作中心深造,主攻人物、山水。

  曾先后受教于贾浩义、史国良、刘大为、张道兴、杜滋龄、谢志高、袁武、任慧中、陈玉铭、张复兴、苗重安、范杨、梅墨生等书画界大家。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高研创作室画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新闻文化研究所书画研究中心画家,高级研究员、中国水墨研究院院士、中国诗词协会会员,聘为北京国际经贸研修学院文化艺术传媒学院客座教授,2014年12月为京华美术馆“中国人物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美协会员,唐山市美协理事,遵化市美协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

  扈恩龄老师的画用“真,新,妙”三个字,来形容是最好评价。“风俗不俗”,就是说扈老师画的是风俗民情,他的画“不俗”,他画的“真”,真实,真切,十分感人;他的画“新”,清新,生动,表现特殊,这种境界;他的画“妙”,技艺精湛,笔法洗练,妙不可言,了了数笔,境界全出,形神毕肖,生动之极。

  扈恩龄每一幅作品都是来自生他养他的乡村大地。这里的一切,他最熟悉,老百姓的生活,他最习惯,父老乡亲的思想感情他感到最亲切,他们的精神风貌,淳朴风俗,更值得去歌颂,去赞美,去描写。在这里搞出来的东西最真实,也最感人,大家看了也最感亲切,事实也正是这样。因为这符合艺术的规律,艺术的本质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毛主席,习总书记也早就提倡,艺术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艺术要反映社会实际,要为人民大众服务。这才是真正的艺术,这才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

  扈恩龄老师的画,我们能够看出,他画的是一段历史,一段真实。他的画是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我国北方农村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描绘的是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风貌,表现的是我们父老乡亲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更多的是对他们新生活的赞美。他多角度、多场景地描写并歌颂了火热的农村生活。他用他那双慧眼,从文化的高度,细心观察,再用他那饱蘸感情的妙笔和高超的绘画技艺,活化出一个个动人的场景和鲜活的形象。用赞扬和歌颂的笔触,反映了当代新农村的新风气、新气象。他并用适度的夸张,甚至略带戏谑的格调,生动地刻画了农村百姓的朴实与率真,描述了他们的个性和情调,也委婉体现了他们的热爱和追求。画面清新、明朗、欢快、热烈,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活灵活现,极富感染力。不但能给人以欣赏的愉悦感,有些作品甚至能给人以震撼和启迪。

  他的作品让人看得明白,觉得亲切,因为他就是描绘的身边的生活。从一些作品里,甚至能找到我们当年的自己,找到你熟悉的人物形象。他都是描绘的父老乡亲前些年或者现在还正在干的事。例如他画的《迎新春》,过年小孩放鞭炮的情景:大孩子在放,其他吓得捂耳朵,小女孩跑得更远,有的还搂住牛棚的柱子,牛也吓得惊恐。那场景多真实、多有趣啊!还有那玩龙灯、扭秧歌、跑旱船、锣鼓队等等,也有那娶媳妇的、走娘家的,过年宰猪杀鸡的,男拉女唱的,撮合再婚的,打趣斗俏的等等,更有那农时耕种的,喂猪放羊的,拉车担担的,搂柴火的,喂孩子的,赶集买卖的等等,不一而足,应有尽有。当代乡土风情的方方面面,算是让他画遍了。我们把这些画合起来,就可以看出,他画的是一个社会的大场景,画的是一个时代,表现的是一个大主题、大背景。这就有他的思想、有他的高度了,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巴蜀网http://www.bashux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3341256440@qq.com 联系电话:16608228948
2、凡本网注明"来源:巴蜀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巴蜀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巴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巴蜀网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巴蜀网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巴蜀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巴蜀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巴蜀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7、凡是网上查询不到且持有本网过期工作证件的人员,利用本网的过期工作证件在外开展任何工作均属于其本人的个人行为,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祥云
相关新闻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网站概况  |  法律顾问  |  服务条款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050326106@qq.com 电话:17383856370    0817-3786040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19010992号    川公网安备 51130302000188号
Copyright© 2018 巴蜀网 版权所有 四川吉祥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指导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四川省网络文化协会 四川省互联网违法 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