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趣闻

四小工程 助力南部发展

发布时间:2020-04-16 12:52:09    来源:巴蜀网    浏览量:    作者:文/图 杜江 何桃 蒲松林 何成全

  本网讯 (文/图 杜江 何桃 蒲松林 何成全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四川南部县结合本地实际,把产业发展同老百姓需要有机结合,积极支持引导贫困户发展短期有效、长期可致富的小买卖、小庭院、小养殖、小作坊 "四小工程",有效破解了乡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在2020年4月以来,老鸦镇脱贫户赵清武就是例子。时间回到1997年,赵清武在新疆遇事落下腿部残疾,身残适合做什么?赵清武思前想后,决定在家开办小作坊。赵清武向亲友借了钱,加上"四小工程“补助金和帮扶干部协调的贴息贷款,很快便在自家办起了挂面加工车间。

  "人只要有口气,就不能向命运低头",赵清武说。这些年,他带动三名残疾人成立了老鸦镇自强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电商等平台,把挂面销往全国各地。2017年他脱了贫。

  针对不同群体,南部县因户施策,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增收问题。"全县10.2万贫困户人口已实现整体脱贫,目前,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是遏制新贫、防止返贫、决战决胜全面小康,迎接国家 `大考' “。县扶贫局相关人介绍说,县上坚持抓好稳定增收"大产业"的同时,对贫困户进行有针对性的脱贫规划,发展小买卖、小庭院、小养殖、小作坊"四小工程“。

  今年,南部县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紧盯"精准攻坚、防止返贫、同步小康"三大任务,对198个已脱贫村和已脱贫户因村因户施策,精准规划,进一步巩固提升产业发展;对非贫困村和临界困难戶进行巩固扶贫,以做强脱贫奔康产业为支撑,拓展增收渠道,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认同感、幸福感,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目前,南部县42个乡镇(街道)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利用优势资源分户发展"四小工程" 2.8万户。

  在定水镇二龙场村脱贫户罗秀华, 在2014年前,在外务工时伤了腿并落下病根,只好回家养病。"树活风雨土,人活精气神。我家可不能一直当贫困户",罗秀华和丈夫商议,借助"四小工程"补助金,一边在家养伤,一边发展小养殖。2016年底,罗秀华主动要求摘掉"贫困帽"。

  "帮到点了上,扶到关键处"。为了巩固提升脱贫成效,降低返贫风险,定水镇帮扶干部扎实开展帮扶工作,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订购、统一发放"三统一"原则,与脱贫户商定产业发展规划,抓好春季畜禽填槽补栏工作。截止日前,该镇已为350户贫困户发放鸡苗2.1万只,鸭苗5000余只,送技术指导手册2000多份。

  到户产业扶持项目,由县、乡组织实施,各户据实发展,为更好地帮助贫困户落实好"四小工程",该县要求镇村干部、驻村农技员适时帮贫困户做好养殖及生产经营场所的消毒杀菌,并做好技术指导,动态监测,项目验收等工作,确保群众稳定增收。

  今年,为最大限度减少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确保脱贫戶稳定增收,南部县快乐川娃众康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四川安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在该县12个乡镇建起12个大型养殖园,年出栏20万只鸡,吸纳附近1200余名脱贫户入股,同时,帶动脱贫人口200余人务工,人均年收入近5万元。

  受肺炎疫情的影响,柑橘出现滞销现象,南部县各单位、乡镇、村(居)党员干部立即行动,开拓市场。县邮政局通过电商平台打开销路,将南部的"山货"打造成"俏货"并销往全国各地。

  打鼓山村第一书记龚可介绍,目前,该村晚熟柑橘产业园中的柑橘树已成为村民的"摇钱树"。打鼓山村因地制宜,采取"龙头企业十合作社十贫困户"的摸式,连片建成脱贫奔康(柑橘)产业园,带动周边800余名群众入园务工;引导脱贫戸和非贫困户发展"四小工程"180户,实现"创业园" "托管园" "就业园"全面落地开花。

  在铁佛塘镇后地村的柑橘产业园里,1100亩"不知火" "春见"等5个品种的柑橘树长势喜人,该村32户脱贫户房前屋后自留地里,橘树成林的"小庭院"达到60余亩。

  近年来,南部坚持"长短结合”发展产业,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以晚熟柑橘为主,道地药材、木本油料、生态养殖同步发展的"1十3"特色产业体系,其中,柑橘产业已形成盘龙至八尔湖、定升公路沿线、火峰至长坪山总面积达20万亩的三条产业线。

  南部县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发展小庭院、小养殖、小作坊、小买卖"四小工程",充分挖掘贫困户的生产潜力,并推行"龙头企业十专业组织十致富能人十贫困群众十金融保险"的"五方联盟"机制,千方百计在特色产业链上做文章,已建成覆盖所有贫困村的脆香甜柚、柑橘、食用菌、肉鸡等脱贫奔康产业园358个,群众通过入股、土地流转、就地务工等方式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巴蜀网http://www.bashux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3341256440@qq.com 联系电话:16608228948
2、凡本网注明"来源:巴蜀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巴蜀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巴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巴蜀网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巴蜀网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巴蜀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巴蜀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巴蜀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7、凡是网上查询不到且持有本网过期工作证件的人员,利用本网的过期工作证件在外开展任何工作均属于其本人的个人行为,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祥云
相关新闻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网站概况  |  法律顾问  |  服务条款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050326106@qq.com 电话:17383856370    0817-3786040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19010992号    川公网安备 51130302000188号
Copyright© 2018 巴蜀网 版权所有 四川吉祥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指导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四川省网络文化协会 四川省互联网违法 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