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全力打好项目建设突围战

发布时间:2019-12-27 14:31:28    来源:南充日报    浏览量:    作者:

 
解读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闻发布会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全力打好项目建设突围战

 
 

主发布词
  2019年12月23日,中共南充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会议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市委书记宋朝华作了讲话。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市委书记宋朝华代表市委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全力推进“199”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决定》;
  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调整充实100件大事集中全力打好项目建设突围战为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提供坚实基础的决定》。
  这次会议三个主要特点:彰显了政治定力、 发展定力、改革定力。

第一个特点
彰显了“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抓落实”的政治定力

  会议总结2019年工作、安排2020年任务,出台两个《决定》,自始至终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定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坚定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第二个特点
彰显了“一张蓝图绘到底、与时俱进开新篇”的发展定力

九场战役
  明年将持续打好“九场战役”,全力抓好九项工作。
  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风险防控“三场攻坚战”,打好对外开放、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三场突围战”,打好管党治吏、正风肃纪、惩贪治腐“三场持久战”。

九项工作
  全力抓好县域经济、改革创新、城镇建设、乡村振兴、民生改善、意识形态、基层治理、民主政治和市委常委会自身建设。

第三个特点
彰显了“咬定青山不放松、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改革定力

  南充是人口大市、农业大市,有1.25万平方公里、有760万人,有农业人口近500万人,这就决定了南充基层治理,面宽量大任务重。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当前,南充城乡形态深刻重塑、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基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效能跟不上形势需要,必须加快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出台“199”基层治理决定
“1”

  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体目标;
第一个“9”
  构建基层组织建设、 乡村发展、城镇建设等9个方面的制度体系;
第二个“9”
  提升党建引领、科学决策、群众自治等9个方面的治理能力。

市委抓基层治理的鲜明导向
一是问题导向

  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先解决什么问题;

二是目标导向
  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基层治理新格局,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三是实践导向
  近年来, 南充在风险防控、精准脱贫、法治建设、安全维稳、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这次出台的决定,将这些经验上升为治理机制、固化为制度成果。

会议主要成果
  ●一是推动了中省部署落地落实, 这是贯彻中省精神的南充行动,这是加强基层治理的南充实践,这是夯实基层基础的南充方案;
  ●二是提振了干部群众信心决心,当下南充,新风扑面风清气正、清风送爽风平浪静、雄风乍起风生水起,2019年的工作开创了“十大新局面”,治南兴南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三是明确了下步发展重心重点, 这是谋划明年思路的总体研判,这是抓好明年发展的总体部署,这是干好明年工作的总体要求;
  ●四是指明了基层治理方位方向,这是推进新时代南充基层治理的新蓝图,这是对市委治南兴南战略体系的再丰富,这必将开创南充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五是激发了干事创业激情热情,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一致表示:一定保持艰苦奋斗、砥砺奋进的昂扬斗志,一定满怀苦干实干、求新求变的火热激情,一定汇聚一起奔跑、一起追梦的磅礴力量,为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贡献自己的力量。

市委政研室
  《全力推进“199”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决定》的特色和创新:
  主要特色和创新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回应热点
  针对社会关注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续工作,加大乡镇(街道)扩权赋能力度; 针对群众关心的村级建制调整工作,提出了稳步推进、较大幅度减少村级建制数量的要求, 并全面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居)委会主任,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

二是关注焦点
  聚焦乡村振兴, 加快构建持续稳定的乡村发展制度体系;
  聚焦城镇规划建设, 加快构建高质高效的城镇建设制度体系;
  聚焦生态环境保护, 加快构建严明严格的生态环保制度体系。

三是破解难点
  在学有所教方面, 探索建立农村小微学校建设管理机制;
  在劳有所得方面, 全面落实农民工服务保障政策措施;
  在病有所医方面, 推行卫生行业人才县招乡用、乡聘村用机制;
  在老有所养方面, 健全统筹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在住有所居方面, 建立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多元供给机制;
  在弱有所扶方面,建立对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孤寡及失能失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爱机制。

四是疏通堵点
  围绕解决基层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完善“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机制;
  围绕解决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完善用权公开机制;
  围绕村(社区)干部政治经济待遇问题, 建立健全村干部待遇稳步增长机制;
  围绕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

五是强化支点
  坚持以党建引领能力、 科学决策能力、制度执行能力,强化基层治理政治引领;
  坚持以群众自治能力、 法治保障能力、 德治教化能力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坚持以改革创新能力、 社会协同能力、 科技支撑能力强化基层治理内生动力。

市委目标绩效办
  市委出台调整充实100件大事的决定的初衷及主要内容:
  市委作出调整充实100件大事的决定, 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
  ●一是抢抓发展机遇的迫切需要,进一步厚植发展优势,夯实发展基础。
  ●二是强化支撑引领的现实需要,按照项目化、工程化、具体化的要求, 需要将其及时充实到100件大事中。
  ●三是顺应发展实际的客观需要,基于对宏观政策取向、产业发展导向、 企业投资方向等因素的全面考量,需要对100件大事中部分项目实施内容进行调整充实, 对部分工程建设进度进行合理铺排,确保100件大事落地落实、高质高效推进。
  市委作出调整充实100件大事的决定,主要坚持三大原则:
  ●一是坚持“基本不变是原则、调整变更是例外”。做到投资总量稳中有升、支撑项目只增不减、完成时限总体不变。
  ●二是坚持 “领导定点、 分县负责”。 明晰市级牵头领导和责任领导,与市领导联系县(市、区)的其他工作统筹整合,做到集中精力、聚焦重点、指导督导。
  ●三是坚持 “多方联动、 督考结合”。健全抓100件大事的“六个一”的调度机制、“三分法” 的推进机制、“六联动”的考评机制,做到多方联动抓统筹、 压实责任抓推进、 齐心协力抓大事。
  市委作出调整充实100件大事的决定,主要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合理置换个别大事实施内容。 在保持投资总量稳中有升的基础上,对3件大事予以置换。
  ●二是合理充实个别大事支撑项目。 在保持支撑项目只增不减的情况下, 置换仪陇县县城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等支撑项目12个, 新增高坪区智能终端产业园建设工程等支撑项目28个。
  ●三是合理优化个别大事建设进度。 在保持完成时限总体不变的前提下,对市本级“九馆六中心”建设项目等37个大事支撑项目建设进度进行优化, 确保符合中省要求、 符合发展规律、符合工作实际。

市商务局

  南充在服务业发展方面的总体谋划和务实举措:
总体谋划
  全市服务业发展要以建设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 推动服务业大市向服务业强市跨越为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为取向,聚焦发展以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文化旅游为重点的支柱型服务业和以科技信息服务、商务会展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休闲餐饮服务、医疗康养服务、家庭社区服务等为重点的成长型服务业, 推动形成与全市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以现代服务经济引领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打造经济转型发展、提质增效新引擎。2020年,全市力争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00户,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服务业成为全市第一大产业。

务实举措
  一是以大载体支撑服务业加快发展
  培育发展一批“百亿级”“千亿级”服务业集聚区申报实施一批省级服务业“三百工程”百强项目培育一批省级服务业“三百工程”百强企业推动中国(四川)自贸区南充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
  二是以大创新引领服务业加快发展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培育发展新经济;推进区域性消费城市创建,加快形成一批新型消费商圈;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示范区建设,引导中心城区转型发展,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和会展经济。
  三是以大品牌助力服务业加快发展
商贸物流业方面
  围绕打造区域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着力培育品牌连锁商贸企业和国家A级物流企业;
会展业方面
  围绕打造区域会展名城,加快建设国际会展中心,精心举办丝博会和春博会,引进一批高层次国际国内展会论坛;
金融业方面
  围绕打造全省金融副中心,加快建设川东北金融中心,争创全国金融生态城市;
文化旅游业方面
  围绕打造全省文化旅游副中心,做靓做响“将帅故里·红色文化”“历史名城·三国文化”“中国绸都·丝绸文化”“印象嘉陵·生态文化”“世界古城·春节文化”五张名片;
科教卫生服务业方面
  围绕打造全省科教卫生副中心,大力推进科技园、文创园、大学城、职教城、康养城和高端医联体建设。
四是以大融合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
  ●推动农业与服务业联动融合重点依托农业科技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公园、生态农庄和田园综合体建设,打造一批“农业+旅游”完整产业链。
  ●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融合
  大力发展科技信息、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人力资源、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型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开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加快推进生产服务化、服务生产化。
  ●推动服务业内部融合发展
  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率先打造“物流+商贸”“快递+电商”“商贸+旅游”“文化+旅游”“医疗+康养”等跨界融合的典范。
  五是以大机制保障服务业加快发展
  完善组织领导机制
完善政策扶持机制
完善统计考评机制
持续改善服务业发展的营商环境

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
  “对外开放突围战”作为南充2020年“九场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充将采取哪些方式,加快形成“招强引优、全域开放”的新态势?

一是坚持开放大招商
  优化开放机制强化统筹联动,坚持招大引强“一月一促进”调度机制、“三分工作法”推进机制,推动8个产业招商组全面发力,加强市县联动、全域招商。
  强化产业招商
  全面打响“春夏秋冬”四场攻势,扎实开展每月“开放周”活动,大力实施产业集群配套招商、补链强链定向招商、关联企业集聚招商, 力争明年我市新签约项目220个以上、到位资金730亿元以上。
  强推项目落地
  坚持“签约是银、落地是金”,强化问题和结果导向,重点督导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落实,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投产率和资金到位率。

二是办好开放大活动
  备战省级活动组织参加2020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川商发展大会、 西博会等重大平台活动,力争签约项目不少于100个, 投资额保持全省一方阵。
  办好市级活动
  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主动谋划一批市级专题招商活动,包装推出重点招商项目不少于200个、 投资额不低于4000亿元。
  筹办博览活动
  坚持“培育壮大、做专做精、打造品牌”的原则,积极筹办春节博览会、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C21论坛等会展活动,吸引更多企业选择南充、投资南充、扎根南充。

三是深化开放大协作
  拓展国际合作结合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境外500强、跨国公司的对接联系,积极谋划在境外地区举办专题招商活动,加强外资项目招引,力争境外招商实现新突破。
  深化国内合作
  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地对接交流,强化区域招商。探索“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等协同招商模式,联合搭建开放合作平台,联动促进重大项目。积极参加西交会、西洽会等区域性交流活动,加强产业协作、项目对接。
  加强区域协作
  全面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主动承接成都、重庆产业转移,深入推进成南干支联动、 融渝配套发展。落实川东北经济区协同发展机制和“阆苍南”一体发展,推进互联互通、优势互补,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巴蜀网http://www.bashux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3341256440@qq.com 联系电话:16608228948
2、凡本网注明"来源:巴蜀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巴蜀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巴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巴蜀网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巴蜀网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巴蜀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巴蜀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巴蜀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7、凡是网上查询不到且持有本网过期工作证件的人员,利用本网的过期工作证件在外开展任何工作均属于其本人的个人行为,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祥云
相关新闻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网站概况  |  法律顾问  |  服务条款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050326106@qq.com 电话:17383856370    0817-3786040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19010992号    川公网安备 51130402000057号
Copyright© 2018 巴蜀网 版权所有 四川吉祥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指导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