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图读“199”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决定

发布时间:2019-12-25 10:59:29    来源:南充日报    浏览量:    作者: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夯实加快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基层基础,中共南充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结合南充实际,围绕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 “1” 总 体目标, 突出“9” 大制度体 系 和 “9”大治理能力建设重点,出台了《中共南充市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全 力 推 进“199” 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决定》。

(一)重大意义 
1 
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
2 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是实现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
3 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是实现南充“155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二)指导思想
  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提能力,围绕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1”总体目标,全力构建组织建设、乡村发展、城镇建设、生态环保、民生保障、安全稳定、精神文明、政务服务、基层监督“9”大制度体系,全面提升党建引领、科学决策、群众自治、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改革创新、社会协同、科技支撑、制度执行“9”大治理能力,构建新时代南充基层治理新格局,为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提供重要保障。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保证正确方向
  坚持人民主体,发展基层民主。
  坚持以人为本,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依法治理,注重改革创新。
  坚持城乡统筹,促进一体发展。
  坚持多方参与,凝聚治理合力。

(四)目标任务
  到2021年,在基层治理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基层治理能力持续增强。到2035年,全市基层治理制度更加完善,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基本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就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目标
“9”全面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基层治理制度体系

1.构建清晰顺畅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体系
(1).完善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
(2).健全村(社区)自治组织治理机制。
(3).健全社会组织参与机制。
(4).深化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改革。
(5).推进村级建制优化调整改革。
2.构建持续稳定的乡村发展制度体系
(6).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7).健全集体经济运行机制。
(8).优化农村产业发展机制。
(9).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稳定供给机制。
3.构建高质高效的城镇建设制度体系
(10).完善城镇高水平规划机制。
(11).完善城镇高标准建设机制。
(12).完善城镇高效率管理机制。
4.构建严格严明的生态环保制度体系
(13).健全蓝天碧水净土保护长效机制。
(14).完善城乡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15).健全生态补偿和奖惩机制。
5.构建供给有效的民生保障制度体系
(16).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17).优化就业促进机制。
(18).完善教育体育公共服务机制。
(19).健全基层医疗卫生健康保障机制。
(20).建立巩固脱贫成果长效机制。
6.构建运行有效的安全稳定制度体系
(21).完善社会稳定风险防控机制。
(22).完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
(23).健全公共安全保障机制。
7.构建强基固本的精神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24).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机制。
(25).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26).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
8.构建规范便捷的政务服务制度体系
(27).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
(28).完善“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机制。
(29).创新基层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
9.构建全面覆盖的基层监督制度体系
(30).健全乡镇(街道)纪检监察监督工作机制。
(31).完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社区)纪检员作用有效发挥机制。
(32).创新大监督联动机制。
“9”全面提升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的基层治理能力
1.切实提升党建引领能力。
2.切实提升科学决策能力。
3.切实提升群众自治能力。
4.切实提升法治保障能力。
5.切实提升德治教化能力。
6.切实提升改革创新能力。
7.切实提升社会协同能力。
8.切实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9.切实提升制度执行能力。
(五)落地落实
1.强化党的领导。
2.强化人才支撑。
3.强化投入保障。 
4.强化示范引领。 
5.强化激励约束。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巴蜀网http://www.bashux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3341256440@qq.com 联系电话:16608228948
2、凡本网注明"来源:巴蜀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巴蜀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巴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巴蜀网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巴蜀网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巴蜀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巴蜀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巴蜀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7、凡是网上查询不到且持有本网过期工作证件的人员,利用本网的过期工作证件在外开展任何工作均属于其本人的个人行为,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祥云
相关新闻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网站概况  |  法律顾问  |  服务条款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050326106@qq.com 电话:17383856370    0817-3786040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19010992号    川公网安备 51130402000057号
Copyright© 2018 巴蜀网 版权所有 四川吉祥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指导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