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用“互联网+” 开辟非遗传承新路径

发布时间:2019-12-17 14:27:15    来源:南充日报    浏览量:    作者:记者 冯方雄

 
筹划举办非遗传承人互联网电商培训班———

用“互联网+” 开辟非遗传承新路径

 
 
1
 

●本报记者 冯方雄
  来自绵阳的现象级“网红”李子柒,在一方如诗似画的桃源天地中,将众多非遗元素融入自己的一个个视频节目,俘获国内外大量粉丝的同时,也让当地蜀绣、竹编、漆器等非遗项目得到广泛传播与喜爱。李子柒的成功给予南充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以启迪,怎样做好“互联网+非遗”这篇文章,如何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大舞台,让南充非遗项目“堂前燕”,飞入全国乃至全世界“寻常百姓家”,南充“非遗人”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尝试与摸索。


A 电商搭台 非遗产品唱出“营销好戏”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坪竹编传承人万学,是率先“吃螃蟹”的一批人。早在2014年就将自家生产的竹编产品推向广阔的网络市场,在淘宝网上开设了将近30个“南充高坪斑竹竹艺”品牌店铺。
  “传承古典文化,师法于自然造化,是对传统的致敬,亦是对现代生活的反思。”打开“南充高坪斑竹竹艺”淘宝店铺,一股古风雅韵扑面而来,整个店铺页面设计简洁雅致、美观大方,店内陈列的竹编产品琳琅满目,竹编灯笼、蓑衣斗笠、装点饰品等一应俱全。网店还具备完善的客服中心,4名售前客服与4名售后客服随时能为全国的网购消费者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
  “通过网店,我们的产品成功地销售到了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全国各地,目前公司75%的收入均来自线上销售。”万学介绍说。
  在淘宝上,打有非遗烙印的另一家“网红”店铺是川北凉粉旗舰店,店内除了销售凉粉成品、豌豆粉原料以外,还兼售川北凉粉饮食文化有限公司开发的自热米饭等方便食品,每一款销售量都近万份,可谓名副其实的“网络爆款”。“我是在外打工的南充人,一直都非常怀念家乡凉粉的味道,没想到通过网购也能买到正宗的川北凉粉,以后会常来光顾的。”“早就听说南充的凉粉很出名了,今天尝了一下果然名不虚传。”在商品留言评论区内,这样的好评比比皆是。
  据川北凉粉饮食文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互联网+”时代,川北凉粉一直在思考并践行着产业转型,积极探索“多元化”营销途经,利用互联网+实体店优势,目前建成了集直营店、体验店、连锁加盟店、线下超市、线上电商于一体的市场终端,并进入了美团、饿了么、百度糯米、天猫、淘宝等众多具有影响力的电商平台。通过电商拓宽了川北凉粉的市场,不但游客可以将其作为特产带回家,南充老乡们也能通过网购吃到久违的家乡味道。


B 科技铺路 非遗项目实现“提档升级”
  川北王皮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去年,投资达5000余万元川北王皮影博物馆正式亮相,这也是阆中首个以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目的的建设项目。博物馆为四合院仿古建筑,该园设置有展览、演绎、销售、传承等功能区。以博物馆为承载依托,传承人王访在如何利用好互联网新平台、新技术来提升王皮影的影响力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王皮影”抖音官方账号创建于数月前,目前发表了20余个短视频作品,里面既有经典皮影戏剧目片段,也有平时略有神秘的皮影戏幕后演员“揭秘”,更有结合时下热点话题编排的皮影短剧,内容丰富、生动活泼,让无意间刷到的抖音网友们欣喜不已纷纷关注。据王访介绍,目前王皮影已经入驻多个短视频平台,收获了近5万粉丝关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推广效果。
  互联网多媒体技术还将运用到皮影博物馆的景点建设中来,“数字化”旅游概念的打造实施已经摆上了王皮影的日程。“我们已委托北京一家科技公司在做数字化旅游景点方案,目前方案已经成型正在做细化调整,相信不久后就能跟广大游客见面。”据王访介绍,数字化旅游是以科技为手段,以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为依托,以游客优质体验为目标,通过运用虚拟现实、巨屏、裸眼3d、全息投影、非触屏技术、VR、AR、MR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皮影的活灵活现,打造以情景故事内容为核心的、代入沉浸式游历,完成游客好看、好玩、互动的体验,充分发掘王皮影的文化影响力,打造皮影文化全球高地,实现吸引人、留住人的目的。


C 活用网络 非遗文化宣传“走向世界”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南充已经逐渐成为全省的非遗大市。”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文化遗产保护科副科长李云飞介绍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宣传传统文化的新载体和新途径。对于非遗文化与互联网这场传统与新兴的融合,李云飞认为,互联网及电商有着便捷、高效、精准、覆盖面广和无地域限制的特点,将非常适合一些从业人员少、生产规模小、产品特色强、文化内涵丰富的非遗项目推广宣传。
  “通过互联网宣传推广非遗文化,将是弘扬与传播传统文化的一种新形式,也更加符合当前文化消费者的需求。目前老一辈的传承人普遍年龄偏大,对互联网和电商的模式了解比较欠缺,反而年轻人更能适应互联网这一渠道。”李云飞说,为了让更多的传承人了解互联网,他们目前正在筹划举办非遗传承人互联网电商培训班,让更多的传承人接触互联网、认识互联网、用好互联网,通过互联网打开南充非遗文化宣传新的大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巴蜀网http://www.bashux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3341256440@qq.com 联系电话:16608228948
2、凡本网注明"来源:巴蜀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巴蜀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巴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巴蜀网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巴蜀网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巴蜀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巴蜀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巴蜀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7、凡是网上查询不到且持有本网过期工作证件的人员,利用本网的过期工作证件在外开展任何工作均属于其本人的个人行为,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祥云
相关新闻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网站概况  |  法律顾问  |  服务条款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050326106@qq.com 电话:17383856370    0817-3786040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19010992号    川公网安备 51130402000057号
Copyright© 2018 巴蜀网 版权所有 四川吉祥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指导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