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融合发展 激发现代农业新动能

发布时间:2019-10-12 12:28:51    来源:南充日报    浏览量:    作者:记者 易立权 见习记者 柴梓嫣 实习生 王梦璇

 
南充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培育以农林牧渔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休闲农业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让村民吃上“产业饭”,实现增收致富

融合发展 激发现代农业新动能

 
 

●本报记者 易立权 见习记者 柴梓嫣 实习生 王梦璇
  2018年,南充现代农业产业集 群 产 值 达1020亿元,率先在 “五大千亿产业集群” 中实现“千亿目标”。今年上半年,我市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6.91亿元,同比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91元、增幅10.2%,增幅居全省第3位,现代农业千亿产业集群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增添动力 科技农业方兴未艾
  10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西充县义兴镇殿子山村的南充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智慧农业示范区,这里的蔬菜大棚一片连着一片,大棚内各种蔬菜瓜果长势正旺,蔬果藤蔓间分布着各种感应仪器,实时监控大棚里的温度和湿度。
  “我们种植的是有机蔬菜。”南充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负责人介绍,有机蔬菜对生长环境特别挑剔,需要优良的土壤、水源、空气、肥料等。因此,大棚内不仅安装有自动施肥机,还安装有净水机,给蔬菜浇的水都要先净化去杂,何时施肥、何时浇水,都由电脑计算。
  在南充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控制中心,记者戴上VR眼镜后,如身临其境般看到大棚农作物长势。技术员介绍,大棚在线监测设施和土壤传感器能全天候24小时自动监测温度、空气质量、水质、风向,以及土壤的PH值、湿度、含水率、电导率等数据,自动传输到总控制中心,一旦指标超标,系统立即报警并自动生成解决方案。
  实际上,南充已有很多地方和企业通过物联网等高科技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南充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只是一个缩影。顺庆区绿科禽业百万只蛋鸡产业园、西充县中岭乡的四川广绿生态农业园等企业的生产都实现了高度智能化。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滕明鹏告诉记者,我市强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严格执行农产品生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完善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建立生产档案制度、产地准出制度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加快申报认证“三品一标”,全市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达24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市通过,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55万亩,有机认证(含转换)基地面积达35万亩。
  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区是南充现代农业千亿产业集群特色之一。如今,林下经济循环农业模式在南充遍地开花,南充对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探索实践,走在省内其他市(州)前列,形成“1+N”等多种以沼气为纽带的种养结合、内循环零排放、商品有机肥开发、林下经济、生态循环等循环农业模式。据统计,我市从2017年启动现代循环农业园区建设以来,总量已达86个。
  同时,为培育更多亿元农业龙头企业,南充坚持招大引强、扶优做强,重点培育以农林牧渔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休闲农业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资本运作、产销联合、基地扩张、技术改造等方式做大做强。据统计,2018年,全市新增亿元农业龙头企业20家,今年上半年新增4家,总量达76家。

连片发展 产业基地大园套小园
  10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西充县义青观10万亩现代(有机)农业粮油基地。
  西充县义青观10万亩现代(有机)农业粮油基地涉及义兴、青狮、仁和、观凤等10个乡镇110个村,基地主导产业以水稻、小麦等有机粮油和西充黄心苕为主,现已建成有机粮油面积6万亩、充国香薯面积2万亩。立足产业基础,西充县大力发展加工业,加快推进川东北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建设,培育加工基地2个、初加工基地21个,仓储能力达50万吨、日加工能力达5000吨。该园区建成后,西充县粮食生产能力、市场供给能力将显著增强,还将带动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业同步发展,实现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我市以规划统筹为引领,按照“基础配套、连片发展、带装推进、分园建设”的发展思路,邀请中国农科院编制完成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聘请中国农大编制“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计划将全市打造成统一的农业“大园区”。聚力打造以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和西充县为主的示范区,辐射阆中市、南部县、仪陇县、营山县、蓬安县,着力打造“一县一业”特色农业“小园区”。其中,顺庆区重点发展城郊蔬菜和乡村旅游产业观光带,全面建设成渝休闲农业“后花园”;高坪区重点发展柑橘产业,全面建设“中国甜橙之乡”;嘉陵区重点发展蚕桑产业,建成“中国桑茶之乡”;西充县大力发展有机香桃、粮油和西凤脐橙,建成“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县”,在全市形成“大园套小园”的“1+N”园区发展格局。近3年来,示范区共整合项目资金52亿元、撬动社会资金96亿元,建成特色鲜明、设施完备、规范标准、产销 一体的各类农民产业园区1987个,入园农户10多万户。

农旅融合 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有规模,方能降成本;有产量,方能成气候;有气候,才有利于发展深加工,进而打造区域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按照建设“1+8”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总体部署,我市重点建设位于西充县的川东北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将其打造成全国知名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和研发中心,提升全市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
  近日,记者在位于西充县义兴镇的川东北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看到,一条条柏油路宽敞笔直,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一块块绿化带沿着道路两旁延伸。
  据现场一名施工负责人介绍,他们建设的是一期工程,占地2000亩,主要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区、农副产品仓储物流区、有机农产品研发展示区。目前,园区成功签约广州澳尔有机健康食品精深加工、深广瀛食用菌精深加工、速原中天果蔬深加工等项目24个,入驻企业16家,园区内的西充农业电商产业园、南充“好充食”优质农产品智慧展馆相继开园运营。
  去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品牌孵化工程,培育高坪甜橙、充国香桃等新品牌。高坪甜橙、充国香桃、石孔贡米、高坪南瓜、西充甘薯、升钟湖桑枝竹荪6个产品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在通过农业精深加工提高效益、打造品牌的同时,我市还注重挖掘激活农业的生产、生态、生活、休闲、景观、文化传承蕴藏的潜在价值,农事体验、农耕文化寻绎、田园风光品味所蕴含的乡愁,也成为农业包装销售的产品。
  在西充县古楼镇桃文化博览园,远山如黛,桃树成林,桃博园处于万千余棵桃树怀抱之中。园中亭台楼阁分布有致,湖潭水景相互映衬,游客三五成群漫步其间,放眼望去,犹如一个美丽的大公园。
  “桃博园于去年9月开门迎客。”西充县古楼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桃文化博览园有桃花广场、桃花潭、桃花湖、桃花仙子观景台、文化长廊等景观,倾力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桃文化博览园,展示丰富多彩的桃文化。
  “通过农旅融合,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让村民吃上‘产业饭’,实现增收致富。”滕明鹏说,南充通过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农家变商家”,促进传统农业提档升级,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顺庆区七坪寨、西充县桃博园等休闲农业旅游景点热度持续升温,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数超1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00亿元。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巴蜀网http://www.bashux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3341256440@qq.com 联系电话:16608228948
2、凡本网注明"来源:巴蜀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巴蜀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巴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巴蜀网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巴蜀网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巴蜀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巴蜀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巴蜀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7、凡是网上查询不到且持有本网过期工作证件的人员,利用本网的过期工作证件在外开展任何工作均属于其本人的个人行为,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祥云
相关新闻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网站概况  |  法律顾问  |  服务条款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050326106@qq.com 电话:17383856370    0817-3786040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19010992号    川公网安备 51130302000188号
Copyright© 2018 巴蜀网 版权所有 四川吉祥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指导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四川省网络文化协会 四川省互联网违法 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