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文旅融合 打造南充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发布时间:2019-10-02 13:05:48    来源:南充日报    浏览量:    作者:记者 杜杰

 
2018年,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产值750亿元;今年1至8月,实现产值670亿元,同比增长25.1%

文旅融合 打造南充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12
 

●本报记者 杜杰
  紧紧围绕“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战略目标,聚焦“产业年、项目年、开放年”工作部署,我市文旅产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2018年,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产值750亿元。今年1至8月,全市共接待游客5168万人次,同比增长21.7%;实现文旅产业产值670亿元,同比增长25.1%。
  9月27日,市委重大产业和项目推进办公室会同南充日报社组成采访组,踏访我市重点文旅项目。


A 底蕴深厚 文旅经济高位增长
  嘉陵江畔,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南充,历史底蕴深厚,文旅资源丰富。
  每到深秋,是赏银杏的好时节。走进高坪区都京街道六合丝绸产业园,坐在蒸汽观光小火车上,一路游览,满地金黄的银杏叶、青砖灰瓦的厂房、煮茧车间、立缫车间、复摇车间等,逐一呈现在眼前。“工业旅游”让六合丝绸产业园成为网红“打卡地”,日接待游客最高达到5万人次。穿行于老建筑中,游客了解了丝绸加工制作,认同了六合丝绸品牌,购买产品时也更放心,从而增强了购买丝绸产品的意愿。2018年,六合丝绸产品销售收入突破1000万元。
  文化和旅游产业是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增进人民福祉的重大民生产业。我市将严格按照全省“一核五带”文旅发展布局,进一步提升文旅综合品质、综合实力、综合影响,深入实施招大引强增量、旅游交通建设、文化遗产活化、文艺创作展演、全域旅游创建、文旅服务提质、活动品牌升级、骨干主体培育、文旅融合创新等九大工程,严格落实组织保障、政策保障、财税保障、土地保障、人才保障等五项举措,在川东北文旅经济带彰显独特魅力,全面建设全省文化旅游副中心。
  今年9月18日,四川文旅发展论坛暨“四川十大文旅新地标”颁奖典礼在我市举行,南部升钟湖、营山耕读进士文化旅游区、西充纪信广场、蓬安百牛渡江、七坪寨荣获“四川100网红打卡地”。川北大木偶、仪陇客家民俗博览园荣获“四川十大文创品牌”,南充“印象嘉陵江”湿地公园荣获“四川十大文旅新地标”。
  “为加快推进文旅融合,我们起草了《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政策,确定了‘印象嘉陵江 山水南充城’南充市文旅形象新广告语和形象标识,制作完成南充文旅项目展播片、南充文旅形象宣传片,编印《南充旅游精品线路画册》、《南充文旅特刊》、《南充文旅招商项目册》等。”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充文旅产业全域发展形态正加速形成,集文化体验、文创产品、购物娱乐、大型乐园、户外运动、康养休闲、湿地观光、乡村旅游等为一体的全域旅游形态呼之欲出。
  在各方努力下,南充文旅融合硕果累累:阆中市被命名为“首批天府旅游名县”,仪陇县成为“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民俗舞蹈《亮花鞋》亮相春晚,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熊猫队长”精彩亮相,让全球观众为之惊叹。文旅经济稳步增长,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旅游交通更为便捷,“厕所革命”取得显著成效,旅游公共服务更加健全,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B 提档升级 文旅产业稳步发展
  南部县纯阳山村,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随着脱贫攻坚号角的吹响,纯阳山村开启了旅游扶贫的致富门路。村子里田园尽花香、塘中鱼戏莲、青山白鹭傍、湖湾清波荡。如今,村里建有水生态湿地公园、纯阳花海、游湖栈道等多个生态休闲场所,这里已成为游客乡村旅游的好去处。
  蓬安相如故城保护开发工程,是当地的“一号工程”。为传承相如文化,蓬安坚持走“旅游+生态+文化”多轮驱动发展路子,着力擦亮相如故里这块“金字招牌”。
  以核心区1平方公里辐射带动周边5平方公里,相如故城保护开发工程建设,除了对历史建筑、故城格局的保护开发外,还统筹推进文体中心地标建筑、景区主干道、游客接待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嘉陵江最美跑道、5D光影秀《凤求凰》等旅游景点。
  “现在相如故城内的玉环书院文物修缮已完成80%,复建部分主体已完成;东城门已基本成型,东门广场铺装、东来廊及绿化已完成;蓬安中学及大门围墙复建基本完成;县衙复建主体建设完成;琴台已完成主体建设,洗墨池、玉环溪基础建设已完成;南门架空广场正高效推进。”蓬安县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南充文旅品牌提档升级,好消息频传,助力南充文旅产业稳步发展。阆中市被命名为“首批天府旅游名县”,仪陇县成为“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市文化馆云霄合唱团夺得全国第十届中老年合唱艺术节金奖和组织奖;阆中民俗节目《亮花鞋》荣膺文化和旅游部第十八届中国群星奖。
  今年,全市共有44个重大旅游项目(其中续建30个、新建14个)全部开工建设,计划全年完成投资221.45亿元。不断加快中法农业科技园、阆中水城、相如故城保护开发、阆中赛城等重点文旅项目实施。
  全市在项目招引方面,更新填报全省文旅项目信息库资料,编制2019年全市39个重大文旅招商项目画册,参加2019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阆中市“开放年”(北京)文化旅游产业推广暨投资推介会。先后邀请中交一公局、广东古兜旅游集团、中铁二十局集团等知名企业来南充考察项目。截至目前,已签约文旅项目17个,签约资金221.7亿元。


C 谋篇布局 全力擦亮“五张名片”
  登上阆中锦屏山,俯瞰阆中古城全景,游客都会对眼前“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的美景叹为观止。
  在阆中,游客处处都能感受春节的文化气息。当地以古镇江南镇和嘉陵第一江山锦屏山为依托建设春节文化主题公园,占地375亩,总投资1.7亿元,吸引广大游客驻足。
  2019年春节期间,阆中市共接待游客16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总收入1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1%、42.9%,各景区景点门票收入1187.9万元,同比增长8.2%。据联通网管中心大数据,春节人流聚集排名,阆中古城位列全省第三,仅次于双流机场和成都火车东站。据《2018年全国5A级景区旅游口碑舆情大数据报告》,阆中古城进入全国5A景区口碑红榜前50,荣登古城古镇类前3,仅次于丽江古城。
  把文化韵味渗入一个个具体的旅游项目中,让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品得出味道,是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真谛。文旅资源优势转为文旅经济发展优势,势必会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文化旅游的供给力、吸引力、影响力。南充旅游的“五张名片”,呈现旅游多元化魅力,将旅游业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囊括其中,让南充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同时,我市进一步提升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嘉陵江合唱艺术节、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影响力;重点抓好阆中木艺博物馆、顺庆奥宇望和啤酒小镇、阆中水城等重大文旅项目;推动“文化旅游+农业”“文化旅游+林业”“文化旅游+水利”“文化旅游+工业”“文化旅游+教科卫”“文化旅游+互联网”等文旅融合重要产业,全面提升文化旅游服务水平。
  据悉,目前,我市纳入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重点项目清单71个,总投资1917.5亿元。1至8月,在建实施的奥宇望和啤酒小镇、阆中文化创意产业园、中法农业科技园、中国西部红木家居文化创意园等44个重大文旅项目,完成投资143亿元,占年度目标的64.6%。

产业名片
文旅产业

  南充围绕“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战略目标,擦亮“将帅故里·红色文化”“历史名城·三国文化”“中国绸都·丝绸文化”“印象嘉陵·生态文化”“世界古城·春节文化”这“五张名片”,做大做强“印象嘉陵江 山水南充城”文旅品牌,打造全省文化旅游副中心。
  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清晰:瞄准经济文化发展大势,深挖文化旅游潜力,做足文化旅游文章,启动文旅产业新引擎,加快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的影响力、吸引力、供给力、竞争力,推动南充由文旅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跨越。

专家建言
擦亮“五张名片” 打造全省文化旅游副中心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教授杨霞:南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环境优美,宜居宜游。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贯彻落实新时代新发展理念,文旅产业抓住机遇,聚力丰富产品、提升服务、创建品牌、扩大宣传,已经发展成综合性大产业和改善民生的“幸福产业”。
  为了加快把南充建设成成渝旅游第二极、全省文化旅游副中心,我建议:第一、做好南充市“十四五”文旅发展规划,解决文旅发展顶层设计,明确文化和旅游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第二、盘清家底,充分挖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擦亮“将帅故里·红色文化”“历史名城·三国文化”“中国绸都·丝绸文化”“印象嘉陵·生态文化”“世界古城·春节文化”这“五张名片”,提升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第三、统筹好城乡之间、市域之间文旅融合发展,着重参照省上体例,致力形成“围绕一个目标,打造五张名片,实施九大工程,落实五项举措”的创新结构。第四、多部门协同,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落实集体智慧,促成以文广旅部门牵头, 多方协调联动,部门积极配合、共同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格局。第五、融入成渝经济圈,加强区域(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与成都、重庆旅游市场协调发展,建立旅游资源共享、线路共推、客源互送的合作机制。

部门声音
着力招大引强 推进文化惠民 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

  ●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赵亮: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文化旅游工作围绕“打造全省文旅副中心”目标,全力推进“产业年、项目年、开放年”三大行动,以省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取得累累硕果。
  下一步,我们将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 按照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的实施意见》《南充市打造全省文化旅游副中心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性文件,定方向、明目标、强举措,促进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高速发展。
  二是实施项目攻坚。以项目攻坚为抓手,坚持挂图作战、挂帅出征,挂责问效,加快推进阆中水城、阆中赛城、南部县满福坝水城、 朱德故里5A级景区提升、蓬安县相如故城等44个全市重点文旅项目,推动仪陇县创建天府旅游名县。
  三是着力招大引强。 引进一批实力雄厚、有竞争力的文旅企业和集团,培育上规模上品牌的文旅企业; 组建南充文旅投资集团, 促进南充本土文旅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完善投入模式,形成政府支持、多元投入、多向发展的良好态势。
  四是推进文化惠民。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文化乐民”,办好第四届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新年音乐会、 迎春电视综艺晚会、“印象嘉陵江·百姓大舞台”惠民演出等活动,真正把“文化大餐”送到人民群众中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数说成绩
2018年

  全市共接待游客5736.5万人次,列全省第4位,同比增长19.6%。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总收入达到750亿元,同比增长17%。
  全市实施文化和旅游产业重大项目46个,完成投资196.83亿元。

2019年1至8月
  全市共接待游客5168万人次,同比增长21.7%;实现文旅产业产值670亿元,同比增长25.1%。

2019年
  纳入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重点项目清单71个,总投资1917.5亿元。



巴蜀新闻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巴蜀新闻网http://www.bashux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3341256440@qq.com 联系电话:16608228948
2、凡本网注明“来源:巴蜀新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巴蜀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巴蜀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巴蜀新闻网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巴蜀新闻网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巴蜀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巴蜀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巴蜀新闻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巴蜀网http://www.bashux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3341256440@qq.com 联系电话:16608228948
2、凡本网注明"来源:巴蜀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巴蜀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巴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巴蜀网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巴蜀网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巴蜀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巴蜀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巴蜀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7、凡是网上查询不到且持有本网过期工作证件的人员,利用本网的过期工作证件在外开展任何工作均属于其本人的个人行为,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祥云
相关新闻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网站概况  |  法律顾问  |  服务条款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050326106@qq.com 电话:17383856370    0817-3786040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19010992号    川公网安备 51130302000188号
Copyright© 2018 巴蜀网 版权所有 四川吉祥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指导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四川省网络文化协会 四川省互联网违法 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