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手工丝绸蜀绘旗袍 见证南充“中国绸都”称号复审

发布时间:2018-04-05 20:32:00    来源:南充晚报    浏览量:    作者:

423d3d37374b4a1620311cf3f8741350.jpg

  高坪区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脱贫攻坚为抓手,继续“输血”、强化“造血”、防止“失血”,促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努力实现村村有特色、处处有美景。

  A 致富有路子 产业全覆盖

  村村有园,户户入园,脱贫奔康产业环线覆盖全区352个行政村

  乡村振兴,最基础的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发展产业。产业全覆盖,是高坪区乡村振兴的“大手笔”。

  4月1日,记者站在青居镇团结村一处山头俯瞰,满眼都是长势良好的柑橘树,络绎不绝的游客在果园里采摘新鲜果子。

  这种景象,在该区柑橘产业环线覆盖乡镇都能看到。近年来,高坪区引进和培育本味农业、吉言农业等龙头企业,并以永安、青居、阙家、溪头、石圭5个乡镇为核心建起百公里柑橘长廊,全区柑橘栽植面积达到26万亩,年产量19万吨。柑橘产业的发展让全区农民年人均增收近千元。

  据了解,该区坚持大产业带动、小产业填充、庭院经济补充原则,巩固提升嘉陵江流域百公里柑橘旅游产业带、螺溪河流域蔬菜特色养殖生态康养产业带,新拓展双叉河-中法农业科技园特色观光产业带3条产业环线,连片发展柑橘、花椒、蔬菜等优势产业,352个行政村实现全覆盖。按照“联户建园、分村建园、联村建园、跨乡建园”思路,该区建成脱贫奔康产业园54个,2016年和2017年退出的54个村“村村有园”、12000余户贫困户“户户入园”,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今年,该区将新建脱贫奔康产业园34个,确保30个贫困村退出、3804名贫困人口脱贫,实现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

  长短结合、农旅结合、种养结合,“输血”扶贫转变为“造血”扶贫

  高坪区着力打造南前线“花果飘香”柑橘生态旅游线、南长线“花田锦绣”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线和金城山脉“竹木幽径”竹木干果低碳生态旅游线的全域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成功打造永安镇青青青林、擦耳镇“川北第一桃镇”、东观镇巴国田园等农旅结合示范园区(景区),举办了桃花节、橙花节、樱桃采摘节、花椒采摘节等系列助农增收主题活动,引导村民兴办农家乐、民宿酒店等,带动贫困户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近年来,高坪区引进36家龙头企业、98家业主,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公司+产业园+贫困户”“公司+专合组织+贫困户”等模式,抱团实施产业扶贫。创新实施“飞地扶贫”模式,采取“公益岗位飞地”“技能飞地扶贫”“产业基地飞地”“农旅结合飞地”等形式,实现产业发展与贫困户持续增收有机结合。

  同时,该区建立土地入股、产业周转金入股、小额信贷资金入股、“631”股份分红、返租倒包、“租金+股金+薪金”等利益联结机制,推行“政府+金融+保险”产业支撑保障机制,带动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一系列产业发展新机制,让一个又一个贫困村成功退出、一户又一户贫困户脱贫摘帽,乡村展现出一派新图景。

  B乡村更宜居起新楼建新村

  乡村要发展,生活要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

  近年来,高坪区扎实推进“交通扶贫”“城乡一体化供水”“电力通信扶贫”三大工程,全力推进新村建设,乡村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4月2日,记者踏访高坪部分乡村看到,纵横交错的通村通组路蜿蜒盘绕村庄,直通村民家门口,联通产业园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成为历史。

  该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按照“交通+旅游”“交通+扶贫产业”“交通+新村建设”等模式,聚焦农村出行难、发展难实际,大力实施“交通扶贫”。近3年来,该区共投入4亿余元,新建乡村公路668.8公里、组道和入户路748公里、乡村公路桥24座,改造农村断头路78.8公里,建成产业环线旅游公路75公里、便民路150公里。截至目前,全区100%的村、90%以上的组通上水泥路或柏油路。

  水利设施的完善也在改变着乡村。记者在擦耳镇新拱桥村看到,新(改建)的蓄水池、山平塘有序布置,山脚下田块成型、水渠配套。这样的场景,在全区随处可见。记者从该区水务局获悉,该区始终坚持产业和水利配套,做到哪里有产业就把水利设施布置到哪里,哪里产业成规模就优先保障水利设施。近两年来,该区新建(维修)山平塘、石河堰、蓄水池提灌站及水库等2000多处,实现了池渠配套,纵横成网。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集中供水工程130处、分散供水工程1535处,农村安全饮水达标率100%,村民普遍告别了“吃水靠挑”的状况。

  建设新村,成为农民致富庄园、城里人休闲乐园

  踏访高坪乡村,一处处新村大气靓丽,一幢幢小楼在蓝天白云下清新别致。走进走马乡金凤山村记者看到,独具特色的川北农家小院、阡陌相通的柏油马路、成片的现代农业园区,呈现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面貌。该村2016年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精品村,2017年又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

  近年来,高坪区按照“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思路,全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并在基础好、产业优势明显的村,依托产业建新村,建好新村兴产业,将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实现农旅互动,使新村成为农民的致富庄园、城里人的休闲乐园。

  2014年至2017年,该区投入资金近10亿元,已建成擦耳镇新拱桥村、万家乡邵家坪村、阙家火烽村、溪头利光村等幸福美丽新村163个。

  同时,该区推陈出新,全力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保障体系。如今,全区实现乡乡有标准中心校、达标卫生院、“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已退出的54个村目前全部达到了“五有”标准,并实现了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

  C奋进更努力提振精气神

  感恩教育、好人评选,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御史乡杉树沟村的唐家大院生活着6户人家,以前每户门前都堆码着柴草、垃圾等,房前屋后的排水沟污水横流、蚊蝇乱飞,出院的泥泞小路到了夏天杂草丛生。近日,记者再次走访杉树沟村,看见的是另一番景象,村容户貌焕然一新,村民充满了精气神。村民们如今都养成了自觉打扫环境卫生的习惯。

  记者获悉,高坪区依托农民夜校给村民“醒脑提神”,通过评选表彰“身边好人”、开展感恩教育、文化塑造等方式给村民励志明理,促进了好风气的形成。

  按照“一月一主题”的工作思路,该区深入开展“知恩感恩”“向善向上”等系列宣传活动,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帮助村民养成好习惯,增强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全区91个贫困村里建起了“好人榜”、文化墙(长廊)等宣传阵地,幸福文化院坝、村级道德讲堂、文化景观石、乡风立体墙画等随处可见。

  知识的力量、文化的影响,引领村民向善向上

  如今,村民的观念转变了,创业的愿望强烈了,孝老敬亲逐渐成为一种自觉,好习惯逐渐养成,前行的动力不断增强。

  走马乡村民袁长江家于2016年脱贫。过去,他家的房子又旧又破,他总觉得自己活得很窝囊,对帮扶干部心存抵触,甚至不愿意接受干部们的帮扶。后来,乡党委帮他申请了5000元产业扶持基金,让他养了5头猪,种了5亩田,并把他家的房子翻修了。他深受感动,当着全村人的面表态:“党委、政府这么扶持我,我一定要干点实事出来。”后来,他被村民推选为村里的会计,实现了由贫困户到村干部的华丽转身。

  像这样的典型,高坪区不在少数,“脱贫之星”“创业之星”“孝老敬亲之星”“互帮互助之星”等不断涌现,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周汉兵)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巴蜀网http://www.bashux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3341256440@qq.com 联系电话:16608228948
2、凡本网注明"来源:巴蜀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巴蜀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巴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巴蜀网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巴蜀网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巴蜀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巴蜀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巴蜀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7、凡是网上查询不到且持有本网过期工作证件的人员,利用本网的过期工作证件在外开展任何工作均属于其本人的个人行为,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李飞甫
相关新闻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网站概况  |  法律顾问  |  服务条款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050326106@qq.com 电话:17383856370    0817-3786040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19010992号    川公网安备 51130302000188号
Copyright© 2018 巴蜀网 版权所有 四川吉祥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指导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四川省网络文化协会 四川省互联网违法 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