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省市“放管服”改革精神,切实提高社保业务网上办理率,减少人工办理环节的差错率,为不能熟练操作移动设备的群体提供高质量的社保服务,高坪区社保局精心谋划、借智借力,依托“四川E社保”、“四川人社”、“天府通办”等线上应用程序,借鉴银行“线上+现场+24小时”ATM自助服务模式,利用平板电脑作为自助服务设备,在全省率先打造社保ATM机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集方便快捷的智能化社保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截至目前,全区共安装40台社保ATM机,覆盖19个乡镇街道和21个社区,服务参保群众近20万人。
一、开拓创新、优化升级,变“单一服务”为“综合服务”
通过“线上办理+线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社保ATM机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实现社保业务“网上办”。一是巧用简易设备。借鉴银行ATM模式,坚持“少投入、易操作”原则,通过权衡考虑,购置最省钱、最省力、最实用的国产平板电脑作为自助服务设备,用一面自助服务墙加一台平板电脑,连接所在地wifi便能实现快捷操作。二是用活现有平台。社保ATM机以“四川E社保”、“四川社保”、“天府通办”三大现有APP平台为依托,以往需要在社保大厅人工柜台办理的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社保登记、权益查询等社保业务均能在社保ATM机上自助办理。除成渝地区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外,凡国省开发的社保移动应用程序均可安装使用,且同步自动升级系统功能,具有较强的兼容性。三是拓展业务功能。在办理社保业务的基础上,社保部门与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业务协作,通过数据分析、反复比对,提高资格认证的准确性,让骗保现象无所遁形,确保基金安全。同时,利用社保ATM机拓展相关业务,逐步将“民生服务”常用的政务服务应用程序下载安装到ATM机,通过数据共享,实现群众一机办理多项业务。
二、科学布局、延伸触角,变“人工服务”为“智能服务”
全力推动社保ATM机进村、进社区,构建“乡镇(街道)、村(社区)、小区”三级网格化服务体系,打造“家中心一公里服务圈”。一是深入调研清底数。成立专题调研小组,深入乡镇(街道)基层一线调研10余次,收集梳理以往经办流程存在的缺陷问题5类12项,全面摸清辖区内社保服务对象底数、基本情况和服务需求;采取专题座谈、发放问卷、随机走访等方式,选取部分社保业务经办人员、参保群众开展专题调研,科学确定社保ATM机投放地点及运作模式。二是先行先试提效能。按照“先个别试点、后全面推开”的工作思路,将第一批社保ATM机安装到29个基层社保经办点试点运行,并根据运行情况、群众意见建议切实提升服务实效。自社保ATM机试点运行以来,有效破除人工认证留存资料难、工作总量大、识别精度差、人情认证多、服务网点少等多种难题,工作效率提升2倍以上。三是逐步铺开全覆盖。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对原来没有设置社保经办网点的乡镇、个别人员集中的社区、居民数量大的小区进行了扩充,一台社保“ATM”机就是一个经办点,将社保服务搬到了家门口。同时出台文件,明确新的资格认证新方式,取消人工认证旧方式,控制经办人员认证权限,解绑人情认证压力,真正实现了由过去人工认证到现在的智能服务的“华丽蜕变”。
三、广泛宣传、爱心帮带,变“常规服务”为“特色服务”
为全面宣传推广好社保ATM机服务,针对老年群体操作智能产品不熟悉等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指导,让广大群众都能享受简易、快捷、温馨的智能化服务。一是织密“宣传网”。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手机短信等载体向老百姓宣传推送社保ATM机等信息;在安汉广场、王府井等人口密集场所循环播放动漫操作视频,采取村村通、农民夜校、帮扶干部进村入户等方式宣传推介操作方法,确保社保ATM机户户知晓、人人明白。目前,已发送手机短信10万余条,举办专题讲座26次。二是配备“指导员”。组织各级经办人员及部分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供教学视频和教学流程,并现场演示,让其能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后即可在网点从事指导协助操作。因“四川E社保”“四川社保”“天府通办”三款APP操作简单,在工作人员的指导帮助下,老人们很快学会了操作方法,深受大众一致好评。三是当好“服务员”。针对独居老人、留守妇女儿童、残疾群众等不便外出群体,各级经办人员提供上门代办服务,通过工作人员手把手、一对一帮助,确保其快速掌握操作流程,轻松完成自助操作,切实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高坪区人社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