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天然氧吧 生态蓬安

发布时间:2020-03-18 16:21:53    来源:南充晚报    浏览量:    作者:蓬安记者站 周亮 汪泽民

 南充晚报1.jpg

嘉陵江蓬安段风光 蓬安记者站 汪泽民 

 

  这几天,一张印有“我们在蓬安等你———寻梦相如 心归故里”内容的“氧气海报”迅速在蓬安市民的朋友圈蹿红。这是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四川日报社联合发起的“深呼吸 四川氧你” 活动之一,重点推荐汉代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故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蓬安。

  近年来,蓬安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新模式,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全面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着力保护和建设好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

 

加大环境治理 优化生态空间

  近年来,蓬安县围绕“天更蓝”目标,加强大气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实施“减排、压煤、抑尘、治车、控秸”五大工程,切实改善县域空气质量。2019年,蓬安县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9天,达标率92.9%。

  3月17日,阳光穿透云层洒满清溪河面,清澈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沿岸的凤凰生态公园内,移步皆是景,举目满是春。

  蓬安县围绕“水更清”目标,集中整治废水乱排、废渣入河等突出问题,对四条重点小流域实施“一河一策”,并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目前,嘉陵江蓬安段水质持续保持在Ⅱ类,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达100%。

  为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治理力度,着力优化生态空间。该县一方面深入开展“绿化山川”行动,统筹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整体推进生态、产业、景观“三林共建”,提高森林覆盖率,持续做大蓬安绿色总量。另一方面紧盯农村面源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重金属污染“三大风险点”,健全土壤环境监测体系,不断减少土壤污染物排放总量。

 

发展生态经济 践行绿色理念

  近年来,蓬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建设各方面,牢牢守住生态发展底线。

  该县以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为引导,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广绿色、低碳、循环技术,积极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鼓励支持企业使用环保材料、采用先进工艺、推广清洁生产,促进园区集约节约发展、企业高新高效生产,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通过龙头带动、示范带动、品牌带动,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蓬安县大力培育开发能耗低、污染小、潜力大的绿色产业,构建更加环保、更加生态、更加健康的产业体系。聚焦生态旅游、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等重点产业,积极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智能智造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着力培育形成一批绿色企业、绿色工厂、绿色园区。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全面释放绿色、环保、无污染的生态效益。

 

坚持共建共享 布局城市空间

  春暖花开,漫步蓬安县城的大街小巷,目之所及,处处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近年来,蓬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的前瞻性规划,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为统揽,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合理布局城市绿化空间。以点、线、面相结合的形式将绿化生态景观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展现出独特的绿色生态景观。同时,启动实施《锦屏新区规划及城市设计方案》《相如故城规划》《城市夜景规划》等十个专项规划编制,全力推动蓬安县城绿色生态发展。

  走进蓬安乡村,宛如走入了一幅幅水墨画中,而这些都是该县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结果。

  近年来,蓬安县按照“保持乡土风情、体现地域特色、突出生态宜居”的原则,引导和控制村庄建设整体风貌,打造独具蓬安特色的乡村风景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加快推进村容村貌“六化”工程,打造幸福美丽新村升级版。

  “我们将生态理念和绿色元素融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把全县作为一个大公园、大景区来布局,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在嘉陵江畔绘就一幅‘人在绿中、路在景中、居在美中’的山水画卷。”蓬安县相关负责人说。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巴蜀网http://www.bashux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3341256440@qq.com 联系电话:16608228948
2、凡本网注明"来源:巴蜀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巴蜀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巴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巴蜀网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巴蜀网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巴蜀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巴蜀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巴蜀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7、凡是网上查询不到且持有本网过期工作证件的人员,利用本网的过期工作证件在外开展任何工作均属于其本人的个人行为,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祥云
相关新闻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网站概况  |  法律顾问  |  服务条款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050326106@qq.com 电话:17383856370    0817-3786040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19010992号    川公网安备 51130402000057号
Copyright© 2018 巴蜀网 版权所有 四川吉祥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指导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