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文旅融合 奋力打造全省文旅副中心

发布时间:2019-12-19 15:46:21    来源:今日头条    浏览量:    作者:中国亮剑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大势所趋。日前,记者获悉,在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征程中,四川省南充市出台了《南充市打造全省文化旅游副中心实施方案》。根据规划,到2023年之间,我市文化旅游产业,首先要创新擦亮五张名片,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其次要努力发展全域旅游,启动文旅产业 "新引擎";再次必须夯实文旅产业,构建文旅服务体系。到2023年我市文化旅游产业产值将达1600亿元,游客接待量达到1.2亿人次,两项指标实现翻番。
      12月6日上午,记者在南充市 "100件大事"之一的蓬安相如故城保护开发工程项目建设现场看到,相如故城已初具规模,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正高效推进。为传承相如文化,蓬安坚持走 "旅游十生态十文化"多轮驱动发展路子,着力擦亮相如故里这块 "金字招牌"。同时,蓬安充分挖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并赋予其农耕文明的人文禀赋,把 "百牛渡江"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的 "放牛节"。到目前,"放牛节"己连续举办10届,每年吸引成都、重庆、西安等地游客慕名而来。
       据了解,今年春节期间,阆中市推出中国(阆中)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系列活动,零距离欣赏传统民俗 "亮花鞋"。当前,阆中正积极推进阆中水城、阆中赛城、古城文化创意产业园和落下闳博物馆等 "十个一工程",以及天宫乡临江镇村等12个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建设,推动阆中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
        据南充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打造全省文化旅游副中心,要坚持文化搭台,旅游唱戏,擦亮 "将帅故里-红色文化“ "历史名城-三国文化""中国绸都-丝绸文化" "印象嘉陵-生态文化" "世界古城-春节文化"五张文化旅游名片,切实把南充市打造成为全国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东亚三国文化旅游目的地、全球丝绸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
       日前,经过南充市旅游标准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检查组评定,仪陇县朱德铜像纪念园、仪陇县黎明村旅游景区被正式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南充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充分发挥本地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启动文旅产业"新引擎"、发展全域旅游。
      12月9日,记者在顺庆区的七坪寨景区看到,三五成群的游客沿着木栈道行走,不时拿出手机拍摄乡村美景。七坪寨景区是顺庆通过农旅融合方式打造的乡村旅游景点,是南充乡村休闲旅游环线重要景点之一。
      据了解,南充市以锦绣田园、七坪寨、醉美橙乡、擦耳桃园等为代表的乡村休闲旅游环线已经形成。同时,蓬安的红豆村、西充的有机百科园和充国香桃源、南部的八尔湖等成为乡村休闲旅游新亮点,吸引八方游客。截至目前,南充市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34家。其中,阆中古城、朱德故里为5A级旅游景区,4A级旅游景区6家,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4个。
       今年春节,"印象嘉陵江" 湿地公园刷爆微信 "朋友圈",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的目光,央视多次予以报道。如今,"印象嘉陵江"湿地公园已经成为 "网红"打卡地。
       今年7月,南充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高坪区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来自万达集团川中城市公司、北京四海科工贸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签约。
      南充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实施 "归雁行动" "引凤计划",策划包装一批特大文化旅游项目,对接招引国内外重量文旅集团和文旅品牌企业。同时,深入实施 "双百亿行动",全市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每年完成投资不低于100亿元,文化旅游项目每年招商引资不低于100亿元;指导仪陇、高坪、南部、蓬安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支持西充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
      据规划,到2023年,南充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旅游高质量产品供给极大丰富。市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非遗馆、美术馆、大剧院,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非遗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旅游服务力显著提升,让大南充市文旅凸显全省副中心而阔步走向新时代!
(编辑、主任记者:中国亮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巴蜀网http://www.bashux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3341256440@qq.com 联系电话:16608228948
2、凡本网注明"来源:巴蜀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巴蜀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巴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巴蜀网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巴蜀网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巴蜀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巴蜀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巴蜀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7、凡是网上查询不到且持有本网过期工作证件的人员,利用本网的过期工作证件在外开展任何工作均属于其本人的个人行为,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祥云
相关新闻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网站概况  |  法律顾问  |  服务条款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050326106@qq.com 电话:17383856370    0817-3786040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19010992号    川公网安备 51130302000188号
Copyright© 2018 巴蜀网 版权所有 四川吉祥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指导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四川省网络文化协会 四川省互联网违法 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