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广元利州区第七届‘风情龙潭•世外田园’活动周启动

发布时间:2018-04-03 20:13:00    来源:消费日报网    浏览量:    作者: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刘家成 袁春华) 春荫荫,春浓浓,满园春花开放;女皇故里,美丽利州,风情龙潭,世外田园……为提高广元利州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快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文、体、旅、农等业态融合发展,加快创建龙潭山地农业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生态康养·芳香龙潭”为主题的广元市利州区2018康养惠民年暨第七届‘风情龙潭•世外田园’活动周已正式启动,活动将持续至4月6日结束。

  活动现场(图片:利州区旅游局​)

  清明小长假将至,广元利州邀请大家走进“世外田园,风情龙潭”,赏花闻香、沐雨听风、踏青观景、休闲娱乐、品尝美味、享受乐趣,在这里缓解城市的疲劳,感受乡村的美好,放飞心灵的自我,度过愉快的时光!

  龙潭生态优美,风景秀丽,有广元“城市后花园”之美誉​(图片:利州区旅游局)

  自2012年举办“田园风情游”以来,这项活动已成为加快龙潭乡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平台。建设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官山村创建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四季绣生态农庄、养心谷被评为全省第三批森林康养基地。全乡已创建省级“四好村”6个、省级“文明村”6个,全省文化扶贫现场会在此圆满召开。目前,全乡共发展农家乐85家,其中星级农家乐18家。全年共接待游客50万人次,带动农民就业创业3000余人,实现旅游收入6500万元。

  龙潭生态优美,风景秀丽,有广元“城市后花园”之美誉(图片:利州区旅游局)​

  龙潭更是骑游爱好者们喜欢的骑行地​(图片:利州区旅游局)

  ​​ 据了解,利州区以西成高铁开通为契机,突出“坐上高铁游利州、女皇故里等您来”主题,2018康养惠民年还将陆续开展白朝避暑节、宝轮露营节、荣山拜水节、大石滑草节、龙潭赏花节、金洞“飞花令”、工农温泉节等活动。

  2014年以来,利州区坚持每年一个惠民主题,陆续开展了文化、体育、旅游惠民年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以来,利州区着力打造“女皇故里,康养利州”,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并将惠民活动定位为康养惠民年活动,继续在文化惠民力度不减、体育惠民措施不断、旅游惠民持续推进的基础上,采取系列康养惠民举措,促进利州康养旅游、绿色农业、生态工业、健康服务、文创产业深度融合。与以往惠民年活动春季踏青赏花相比,今年惠民年活动中大型郁金香赏花园再添亮点。

  近年来,利州区康养惠民年旅游扶贫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全区旅游以“一建三创一活动”为工作重点,突出抓好脱贫攻坚、品牌创建、项目建设、精准营销、服务提升等工作,全年旅游接待人数1353.6万人次,同比增长16.4%;旅游总收入78.2亿元,同比增长25%;旅游门票收入1623.5万元,同比增长19%。

  同时,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成功破题,品牌创建也是亮点纷呈,龙潭山地农业公园有望成功创建4A级旅游景区;2017全年成功创建1个3A级旅游景区,2个2A级旅游景区,即井田荷花园3A级旅游景区,紫兰湖·菖溪河乡村生态旅游区和青岭稻香园2A级旅游景区。旅游扶贫成效显著,利州区除成功创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外,白朝乡魏子村、荣山镇中口村、三堆镇小河村、龙潭乡官山村、金洞乡站湾村5个村还成功创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也积极为旅游扶贫在利州区脱贫摘帽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聂吉平】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巴蜀网http://www.bashux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3341256440@qq.com 联系电话:16608228948
2、凡本网注明"来源:巴蜀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巴蜀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巴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巴蜀网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巴蜀网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巴蜀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巴蜀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巴蜀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7、凡是网上查询不到且持有本网过期工作证件的人员,利用本网的过期工作证件在外开展任何工作均属于其本人的个人行为,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李飞甫
相关新闻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网站概况  |  法律顾问  |  服务条款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050326106@qq.com 电话:17383856370    0817-3786040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19010992号    川公网安备 51130302000188号
Copyright© 2018 巴蜀网 版权所有 四川吉祥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指导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四川省网络文化协会 四川省互联网违法 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