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魅力城乡

阆中市河溪街道办事处:严把森林防火安全关 筑牢辖区青山“防火墙”

发布时间:2021-03-19 13:51:47    来源:巴蜀网    浏览量:    作者:廖波

  一、坚持统筹联动,构建森林防火良性格局。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将森林防灭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安全生产头等大事来抓,成立了以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中层干部及村居支部书记为成员的森林防灭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具体工作职责,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体系。二是密织责任体系。对森林防灭火工作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建立了“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居干部包山头”的三级责任体系,实行“定岗、定责、划网格”管理,确保森林防灭火责任落实无死角、全覆盖。三是健全推进机制。制定《河溪街道森林防灭火工作实施方案》《河溪街道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河溪街道森林防火宣传工作方案》等文件,建立健全日常巡查及执法监督制度,大力推行“网格化、全域化、责任化”管理模式,不断提升辖区森林防灭火工作水平。

  二、夯实防控基础,提升森林火情扑救能力。一是组建专业扑救力量。精心挑选30名专业技能强、实战经验多、身体素质好的队员组建街道防灭火队伍,各村居组建不少于20人的森林防灭火队伍,常态化开展火情巡逻和应急灭火;将防灭火队伍按照部队序列进行编排,设置排长、班长,确保日常管理有序,指挥有力;在各村居落实专职护林员18名,确保森林覆盖区域随处有人看、时时有人管,出现火情第一时间通知预警、组织扑灭。二是储备足量应急物资。在街道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采购消防车、消防泵、汽油锯、灭火器、灭火铲等灭火物资发放到各村居,并在各村居设置专门的森林防灭火物资储备库,所有物资集中定点存放、提前装车备用,确保一旦发生火情第一时间响应出动。三是定期组织培训演练。围绕器材使用、紧急避险等内容,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手手教操作、一对一讲要领,提高队员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制定森林防灭火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实战演练,通过模拟真实火场环境,锤炼过硬本领、积累宝贵经验、提升战斗能力,目前已开展森林灭火演练25次。

  三、聚焦防控重点,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底线。一是大力宣传引导。广泛开展森林防灭火知识“五进”活动,设置宣传标语150余处,警示标牌500余处,在重点场所及居民家中张贴宣传年画8000余张;采取村内广播、流动宣传车、群众“坝坝会”、入户走访等“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开展群众教育引导,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森林防灭火宣传舆论氛围。二是创新防控机制。建立火情快速反应机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公布值班报警电话,一旦发生森林火情,3分钟内发出预警通知,10分钟内集结灭火队员,15分钟内赶赴现场展开扑救;建立“三村联防”应急响应机制,按照位置毗邻原则将辖区14个村居划分为4个联防联控小组,一旦发生森林火情,邻近村居火速出动、合力救援,确保火情控制及时、现场处置有效;建立森林火情防控激励机制,对参加培训演练、日常巡逻和火情扑救的灭火队员给予适当出勤补助。三是严格火源管控。在明确防火期并划定防火区的基础上,严格执行野外生产生活用火申报、审批、监督制度,规范野外生产生活用火行为,杜绝一切违章用火;针对民俗用火、农事用火重点时段和清明、除夕等重点时节,落实专人加大对重点区域巡查检查,积极引导群众减少和摒弃上坟烧纸、燃放鞭炮等易引发森林火灾行为,严禁焚烧秸秆,从根源上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

  (阆中市河溪街道办事处)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巴蜀网http://www.bashux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3341256440@qq.com 联系电话:16608228948
2、凡本网注明"来源:巴蜀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巴蜀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巴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巴蜀网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巴蜀网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巴蜀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巴蜀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巴蜀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7、凡是网上查询不到且持有本网过期工作证件的人员,利用本网的过期工作证件在外开展任何工作均属于其本人的个人行为,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康开君
相关新闻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网站概况  |  法律顾问  |  服务条款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050326106@qq.com 电话:17383856370    0817-3786040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19010992号    川公网安备 51130302000188号
Copyright© 2018 巴蜀网 版权所有 四川吉祥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指导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四川省网络文化协会 四川省互联网违法 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