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把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作为重要内容进行部署,为做好新时代基层治理工作明确了思想指引、提供了根本遵循。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践证明,基层治理和服务的能力越强,社会治理的基础就越牢固。这就要求我们着力抓基层、打基础,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做好城乡基层治理“后半篇文章”。
创新基层治理方法举措。着力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治理新格局,切实把治理工作紧紧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把握城乡基层治理工作方法路径,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优化网格空间治理体系,推动人、财、物等治理资源下沉到网格,把推进城乡基层治理落实到“神经末梢”,推进网格精细化治理,筑牢基层社会治理第一道屏障,推行“互联网+社会治理”“网格+网络”等服务管理模式,让社会治理工作更精准、更精细、更高效,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让群众生产生活所涉“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全网联动”。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是加强村党组织对村委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等的领导,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二是完善社区和居民小区党组织对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督、评议、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服务、业主委员会建设和小区治理水平。三是发挥村规民约、族训家训、法制宣传等教化作用,实现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促进乡村治理向善向好。
优化基层治理纵向格局。着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形成有序参与、上下联动、群防群治的强大合力。完善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活动,一线收集群众问题建议,及时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宣传、引导、组织、发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营造干群联动协同共治的良好氛围。坚持一线推动缩小民生服务半径,完善村级民事代办机制,规范设置便民服务村级代办点,将其打造成为民、便民、利民、惠民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百米”。“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等“微治理”力量要主动“唱好配角”,引导群众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管理和监督,让群众在基层治理中“唱主角”,充分发挥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伏龙镇:张琼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