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精准施策防疫情 部门联动齐护航

发布时间:2020-03-12 12:01:16    来源:营山中学    浏览量:    作者:

  精准施策防疫情 部门联动齐护航

  ——营山中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模拟演练

  为了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进一步规范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高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根据中央、省、市、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即将开学的实际,3月11日,营山中学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模拟演练。

  上午9时,应急模拟演练指挥部在学术厅召开了分工会,会上,应急模拟演练总指挥、党委书记、校长曾振宇要求大家:一、慎终如始,务求疫情防控获全胜,营山中学在前期的防控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大家要戒骄戒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做到“不获全胜,绝不收兵”;二、精心准备,务求演练万无一失,演练工作是正式开学的推演,大家要把工作想细想全,要本着对全校师生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要想办法,添措施,及时解决,不能有任何疏忽;三、聚焦发展,务必全力提升质量,疫情终将过去,校园必将沸腾,教育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大家一定要克服各种困难,凝心聚力,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

  9:30,此次疫情防控应急模拟演练正式开始,演练共五个场景:一、校门出入演练,二、学生上课期间突发状况演练,三、学生公寓突发状况演练,四、膳食中心就餐演练,五、医务室应急处置演练。

  演练场景一:校门出入演练。校门是“外防输入,内防输出”的重点环节。学校在校门口设置体温检测区,所有人员(师生、校内住户及外来人员)出入校门必须经过热成像仪排查,对出现发热症状(超过37.3℃)的人员,由医务人员迅速引领至校门口医务室复测区进行水银体温计二次测量,如果确认发热后,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对体温计和复测区、隔离区进行全方位消毒。同时联系学校指挥部,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如是学生还要联系家长。

  演练场景二:学生上课期间突发状况演练。学生在上课包括课堂、课间及课后活动,这一环节时间长,聚集密度大,是防控的难点。针对学生进入校园以后的应急处置,上课期间,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发现学生出现发热症状时,立即进行额温枪快速测量,体温显示超过37.3℃的,班主任或任课老师迅速通过安全通道,引领发热学生至校隔离室进行二次体温测量,确认超过37.3℃,立即通知家长、年级分包领导和学校指挥部领导,由领导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疾病防控中心。消毒员马上进行隔离室、教室通风、消杀等后续工作。处理完发热“学生”,其余同学在老师的引领下来到心理咨询室,由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进行疫情防范心理疏导。

  演练场景三:学生公寓突发状况演练。我校有很多的寄宿学生,寝室空间小,人员多,睡觉时通风性不太好,也是防控的难点。学生公寓由公寓守护人员模拟为所有回公寓学生测体温,如果发现有学生体温高于37.3℃,按照规范防疫程序,迅速带往医务室做进一步检查并报告登记联络及后续处置组。

  演练场景四:膳食中心就餐演练。师生到膳食中心就餐时,须进入餐厅内的取餐等候处,地面也贴上了间隔一米的地标线,有效防控分流,防止人员聚集。餐桌上摆放“一人一桌”提示牌,在餐厅就餐的师生每人桌,相隔一米,同向就座的“高考式”就餐。学校实行错时就餐、分批就餐,每次就餐时间为15分钟,学生可选择堂食或者餐盒外带。无论是哪种就餐方式,食堂都可以提供饭菜打包服务,这样取餐更加便捷,减少排队等候时间,确保人员不扎堆、不逗留。

  演练场景五:医务室应急处置演练。医务人员对身体异常学生测体温,发现学生体温确实高于37.3℃,按照规范防疫程序,做好登记上报工作,迅速通知班主任送指定医院就医,防控人员并对相关区域进行消毒处理。

工作环境

        本次疫情防控应急模拟演练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联络顺畅,配合一致,措施采取果断,现场处置得力,完全按照曾振宇校长的学校防疫工作要突出“快、严、细、实”的总体要求操作。各职能部门反应快速,行动迅速,严格要求,对接标准,细化程序,责任到人,施策精准。本次疫情防控应急模拟演练的成功举行,给全校师生吃了一颗疫情防控的“定心丸”,为学校的开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周全的措施迎接全校师生的到来,迎接经受战“疫”洗礼后的笑脸,这将是最美的春暖花开!

  编 辑|吴宵

  校 对|余玲

  审 核|杨青松

  来 源|营山中学招宣处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巴蜀网http://www.bashux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3341256440@qq.com 联系电话:16608228948
2、凡本网注明"来源:巴蜀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巴蜀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巴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巴蜀网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巴蜀网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巴蜀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巴蜀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巴蜀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7、凡是网上查询不到且持有本网过期工作证件的人员,利用本网的过期工作证件在外开展任何工作均属于其本人的个人行为,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祥云
相关新闻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网站概况  |  法律顾问  |  服务条款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050326106@qq.com 电话:17383856370    0817-3786040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19010992号    川公网安备 51130302000188号
Copyright© 2018 巴蜀网 版权所有 四川吉祥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指导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四川省网络文化协会 四川省互联网违法 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