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2-24 14:42:24 来源:中国网 浏览量: 作者:南充日报 张晓东 吴霞
阆中村医赵谦为村民量体温
疫情防控,农村基层是关键。幅员广阔,交通不便,人员流动性强,防控工作十分辛苦,面对这些困难,阆中市759个村的782名乡村医生以白衣天使的使命和担当兢兢业业工作,无怨无悔奉献,守护农村群众生命健康,战斗在抗“疫”第一线。
李兴维:“工作不能马虎,做到不漏一人。”
69岁的李兴维是玉台镇柳太坪村的执业医师,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就没有休息过,每天上门为返乡人员测量体温,填写资料和出具相关证明,就连受伤后都一边输液一边坚持上班。
疫情防控期间,柳太坪村3个村医分3个片区进行防控,李兴维负责柳太坪村1、5、6组群众体温监测。该村有从湖北、重庆、浙江等地回来的返乡人员,每天上午和下午,李兴维坚持为40余名重点人员监测体温2次。“这样天天跑动,工作量很大,但是疫情面前,必须认真排查、检测到位,工作不能马虎,做到不漏一人!”李兴维说。
2月13日下午3点左右,李兴维骑三轮车去李家沟李燕梅家监测体温,行至赵家岩处,由于劳累头晕,车翻于路边,幸好被群众救起并送到水观中心卫生院。经检查,李兴维多处严重擦伤,但是他带病坚持上班,每天上午输液,下午又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医疗健康证明。
赵必谦:“关键时刻,绝不退缩!”
“必杰,今天身体感觉怎么样?该测体温了!”从村卫生室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连续入户监测了20几名返乡人员的村医赵必谦来到同村最后一位需要监测体温人员赵必杰家中。年逾七旬的赵必谦此时已是气喘吁吁,但他顾不上歇息,一边将新冠肺炎防治知识宣传单递给赵必杰,一边用体温枪为其测量体温,“36.5度,正常!”
这一幕在阆中市鹤峰乡大树垭村频频“上演”。
近1000名村民,1个村医,8个监测点,1天2次,数十天如一日;守卡口、测体温、登记进出村人员信息;电话随访,上报本村“疫情报告”; 上门问诊、送药到家、义务宣传、发放资料……风雨兼程,赵必谦在深山用情用心用力守护着村民的健康。
赵必谦是一位有着39年从医经历的中医师。平时,他的老伴在城里带孙子,他就一个人扎根乡村,驻守卫生室,既是治病救人的白衣战士,又是便民服务的勤务兵,还是医疗政策的宣传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主动向乡卫生院请战,要发挥余热,投身到这场特殊的战“疫”中来。为方便给大家及时更新防控信息和收集村民最新信息,他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用喇叭进行宣讲,并入户监测体温,指导村民正确戴口罩的方法。村里的一条条羊肠小道,他来来回回不知道走了多少遍。
“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还坚持在一线哩! 我这算不了什么,上级信任我,方圆数十里的村民也信任我,他们需要我,关键时刻,绝不退缩!”赵必谦说。
王兵:“给予村民最温暖的守护。”
51岁村医王兵,家住洪山镇朱洪路社区,从事乡村医生工作23年。王兵的父亲患有脑梗塞等多种疾病,母亲也患有冠心病。今年春节前夕,他和妻子原本打算回老家看望父母,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他的行程,他毫不犹豫地留下来,第一时间主动请缨,要求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王兵坚持每天2次下村入户,为返乡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和测量血压,做好详细记录,每日上报。除此之外,他还为村民宣传防控知识,让村民对疫情有了新的认识和重视。
在一次下村入户途中,得知岳父因脑出血去世,当时正处于疫情防控工作关键期,他忍住痛苦,藏起悲伤,没有撂下手中的工作,继续坚守岗位。
为了更好地防控疫情,王兵每天都会熬制药汤免费送给村民。由于汤药的量较多,一个人来来回回送浪费时间,他索性拿起家中的扁担和绳子,将两大锅汤药挑到赠药地点。
“用实际行动给予村民最温暖的守护。”王兵用自己的信念证明了从医的初心。(南充日报 张晓东 吴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