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脑卒中常见5个警告信号 提前“排雷”降低发病率

发布时间:2018-03-15 13:31:58    来源:人民网    浏览量:    作者:

  “管住嘴,迈开腿”是预防脑卒中等心脑血管意外的“老生常谈”却成效显著的办法,九成脑卒中事件其实可以通过人为“排雷”而避免发生。

九成患者有过五大中风“早期警报”

  在医疗保健界,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此“三高”可谓家喻户晓,其实在脑血管事件的“四高”更可怕: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脑中风曾因百分之八九十的死亡率而令人色变。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刘新通指出,不能等到中后期才救治脑中风,在日常生活里知晓并排除掉埋在脑血管里的“雷”,识别五大中风“早期警报”,争分夺秒抢救脑血管,脑中风的死亡率可降低到10%以内。

  “脑卒中是我国名副其实的头号健康杀手。”刘新通指出,这源于它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但其实,它作恶的早期会释放“警报”,如果准确识别、及时救治,死亡率可从80%~90%下降到10%!

脑卒中常见5个主要警告信号:

  (1)身体一侧或双侧,上肢、下肢或面部出现无力、麻木或瘫痪。

  (2)单眼或双眼突发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或视物成双。

  (3)言语表达困难或理解困难。

  (4)头晕目眩、失去平衡,或任何意外摔倒,或步态不稳。

  (5)头痛,通常是严重且突然发作,或头痛的方式意外改变。

应对:

去枕平卧 禁来回转动头部

  万一真的出现了脑中风的早期“警报”,不在医院里,自己或家人该怎么办?刘新通指出,此时最应牢记的是“时间就是大脑”,需要争分夺秒处理。

  首先,将病人去枕平卧,松开病人衣领,禁止来回转动病人头部,以免出血或梗塞病情加重。

  其次,一旦怀疑脑卒中发生,立即拨打120,尽可能快速、安全地将病人转运到最近的卒中治疗医院或卒中中心,将延误时间降至最低。

  第三,家属、旁观者应陪同病人至医院,如脑梗塞若在时间窗内(最好3小时内)到达医院,若无溶栓禁忌症,可以进行溶栓治疗;6小时内可进行大血管机械取栓治疗,使血管再通,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处理得当,重度脑卒中52%能恢复生活自理,死亡率可从80%~90%下降至10%。”刘新通特别提醒,不要擅自使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药物,它们虽然对缺血性卒中有预防之功,但如果是出血性卒中,那将加重病情进展,尤其是有高血压病史、年龄偏轻、发病时脖子发硬的患者。

预防:

提前“排雷”降低发病率

  刘新通指出,国际卒中医学研究证实,除了年龄、性别、低出生体重、种族、遗传因素等不可控因素外,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人群里,脑卒中的发生,90%可归因于10项危险因素的作用,而这些危险因素就像埋在发病路上的“雷”,其实90%是“可排”的,即可通过预防和控制,降低卒中发病几率。

  “排雷”1:控降高血压

  服用药物控制高血压,比如强化降压治疗将收缩压控制到<130mmhg,能使脑卒中发病风险降低32%,积极治疗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能使脑卒中风险下降42%。

  “排雷”2:戒烟且不被动吸烟

  吸烟可加速血管硬化,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还可损伤血管内皮组织,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排雷”3: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使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数倍,大约2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脑卒中。

  “排雷”4:适量增加身体活动

  适量增加身体活动者脑卒中风险比缺乏身体活动者低25%~30%。

  “排雷”5:合理均衡饮食

  医学关联研究发现,水果与蔬菜的摄入量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呈显著的负相关。建议饮食应多样化,以谷物为主,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多吃蔬果、奶类、大豆,提倡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且不用果蔬汁替代。

  “排雷”6:控制体重

  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可增加脑卒中事件的风险,尤其是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排雷”7:改善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多数研究发现总胆固醇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呈正相关。

  “排雷”8:改善房颤

  房颤是导致脑栓塞的主要原因,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4~5倍。

  “排雷”9:排除酒精影响

  饮酒尤其是酗酒,可损伤血管,产生血管营养、神经营养障碍,代谢紊乱。

  “排雷”10:心理平衡。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情绪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以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病密切相关。

名医简介

  刘新通,教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缺血性卒中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

  [责任编辑:张九阳]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巴蜀网http://www.bashux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3341256440@qq.com 联系电话:16608228948
2、凡本网注明"来源:巴蜀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巴蜀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巴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巴蜀网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巴蜀网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巴蜀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巴蜀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巴蜀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7、凡是网上查询不到且持有本网过期工作证件的人员,利用本网的过期工作证件在外开展任何工作均属于其本人的个人行为,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李君
相关新闻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网站概况  |  法律顾问  |  服务条款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050326106@qq.com 电话:17383856370    0817-3786040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19010992号    川公网安备 51130302000188号
Copyright© 2018 巴蜀网 版权所有 四川吉祥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指导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四川省网络文化协会 四川省互联网违法 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