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治

南阳卧龙区检察院党组成员赵奇玉敲诈50万元

发布时间:2019-05-11 09:24:31    来源:齐鲁文化教育网    浏览量:    作者:齐鲁文化教育

 近日,记者在河南南阳获悉,一起关于南阳卧龙区检察院党组成员赵奇玉敲诈受贿当事人50万元的实名举报,因为当事人多年多次向南阳有关部门反映举报始终没有结果,在当地群众中产生了极为恶劣影响。
 
  据事件的当事人田瑞向记者反映,她家住南阳市滨河路,今年有六十多岁了,她丈夫叫李珍,别名李金怀。她说,他们都是南阳土生土长的南阳人,她们夫妻两个多次向卧龙区纪委监察委和南阳市纪委监察委实名举报南阳市卧龙区检察院党组成员赵奇玉滥用职权伙同他人设计陷害,敲诈他们50万元,却总是像石沉大海一样,一直没有结果。

  那么身为南阳市卧龙区检察院党组成员赵奇玉到底是如何滥用职权伙同他人设计陷害敲诈索贿的呢?当事人田瑞向记者详细的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1、检察官赵奇玉伙同别人编织圈套敲诈
  田瑞告诉记者,在2003年至2004年期间,南阳乾苑泰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屠振均资金紧张,经朋友介绍让我丈夫李金怀转借资金1200多万元。后来屠振均为赖掉这1200多万欠账,屠振均和他结拜弟兄老四也就是现供职于南阳市卧龙区检察院党组成员赵奇玉商量,约定把一般的民间借贷捏造成地下钱庄,吓唬威胁我丈夫李金怀,然后按照事先设计好圈套,屠振均一边私下通过关系在宛城区公安局报案,一边介绍我和丈夫李金怀找到了赵奇玉。赵奇玉说要摆平此事,需要我丈夫李金怀给他拿50万,当时屠振均在李金怀跟前说赵奇玉能帮忙摆平此事。李金怀把赵奇玉、屠振均合谋设计的圈套信以为真。

  田瑞说,赵奇玉为达到要钱目的,2004年4月29日亲自催要,因当天我丈夫李金怀不在南阳,赵奇玉催的急,我们只好向朋友借款,让朋友去南阳市中州商业银行取50万元。因银行规定当天只能取5万,然后又找到行长签字,把50万元办妥后,让赵奇玉在银行传递单上签了字并确认

  2、检察官赵奇玉入股房地产公司

  田瑞说,这件事没有过几天,我们从朋友处证实,赵奇玉收到50万元后,根本没有给我们办事。因为我们根本没事,此事件子虚乌有。是屠振均与赵奇玉杜撰的。赵奇玉要的钱是还了他利用公务员身份在民间月息4分借贷250万的高利贷,据了解他贷款250万元是之前以股份的形式入暗股南阳乾苑泰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3、检察官赵奇玉动用权力把权利人拘留15天

  田瑞说,我们发现上当后,我和丈夫李金怀多次到赵奇玉家追要。赵奇玉恼羞成怒,2007年12月赵奇玉利用公安局关系,把我丈夫李金怀拘留15天,然后不了了之。
 
  然而更让我和丈夫李金怀想不到的是,他们针对赵奇玉敲诈索贿的多次实名举报,南阳当地纪委部门居然压住举报迟迟没有结果。

4、检察官赵奇玉派人威胁权利人

  2015年李金怀和中奇公司联合将赵奇玉举报到卧龙区纪委。后来消息竟然莫名泄露,赵奇玉入暗股的乾苑泰房地产公司派多人威胁借款人不让出面作证。
  2018年3月13日田瑞和丈夫李金怀实名向南阳市纪委监察委举报。3月28日南阳纪委执纪三室通知他们过去做询问笔录,询问人叫叶某,并告知他们说,南阳监察委王主任很重视这个举报。几个月过去后他们询问得知举报已经转给执纪三室卢某主任。后来他们多次到执纪三室询问举报结果,办公室人员都说不知道这个案件。

  2019年4月3日,他们再次举报到南阳市纪委,至今还是没有任何回复。

编后:赵奇玉是什么样的检察官?

  田瑞告诉记者,她和丈夫李金怀真心希望上级纪委监察委领导能够重视我们的举报,还百姓清白。

  让记者震惊的是,像赵奇玉这样的司法公职人员、国家检察干部,竟然胆大妄为,编织圈套敲诈索贿,还有经商入股行为,动用职权拘留当事人,派人威胁当事人。这些违法行为明目张胆疯狂至极。这是什么样的检察官?当地纪委监察委面对当事人的多次实名举报要么信息泄露要么石沉大海,实在是匪夷所思。


(来源:大象融媒体综合报道,举报人电话:15514147775)
(责任编辑:齐鲁文化教育)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巴蜀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3341256440@qq.com 联系电话:16608228948
2、凡本网注明“来源:巴蜀新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巴蜀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巴蜀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巴蜀新闻网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巴蜀新闻网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巴蜀网http://www.bashux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3341256440@qq.com 联系电话:16608228948
2、凡本网注明"来源:巴蜀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巴蜀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巴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巴蜀网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巴蜀网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巴蜀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巴蜀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巴蜀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7、凡是网上查询不到且持有本网过期工作证件的人员,利用本网的过期工作证件在外开展任何工作均属于其本人的个人行为,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树人
相关新闻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网站概况  |  法律顾问  |  服务条款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050326106@qq.com 电话:17383856370    0817-3786040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19010992号    川公网安备 51130302000188号
Copyright© 2018 巴蜀网 版权所有 四川吉祥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指导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四川省网络文化协会 四川省互联网违法 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