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魅力城乡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 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图)

发布时间:2019-05-17 19:41:22    来源:翱翔文化建设网    浏览量:    作者:李国富 文/图

 

QQ截图20190517091558.jpg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作队和驻村干部要一心扑在扶贫开发工作上,强化责任要求,有效发挥作用。按照这一要求,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纷纷派驻了驻村干部、第一书记,聆听他们的心路历程,分享他们的奋斗故事,对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本报三农版开设“第一书记扶贫路”栏目,记录财政驻村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的坚实脚印和心路历程。在四川省阆中市五龙村,就有这样一批财政帮扶干部扎根贫困村,用真心,换真情,扶真贫,为脱贫攻坚注入活力

  李国富

  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提起脱贫攻坚,不禁感慨万千。自2016年12月派驻四川省阆中市五龙村帮扶以来,今年已是第三个年头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加班加点、星光作伴。从初涉农村到熟悉农业,从记住贫困户到熟知贫困户,我们在思想斗争中果断前行,在不断接触中敞开心扉。从走进一个村到爱上这个村,我们有过苦有过累,有过伤也有过痛,从过去的偏僻山村到如今的美丽新村,我们有见证有参与。脱贫攻坚一路走来,无论是付出的艰辛、蜕变的阵痛、成功的喜悦,都汇聚成一个个动人的帮扶故事,塑造了一个敢担当、有情怀、不怕苦、不怕累的阆中市财政局帮扶群体。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精诚团结解难题

  ■五龙村的帮扶干部虽然来自财政局机关和各直属单位,但自从肩上挑起了帮扶五龙村的责任,大家都自觉统一了思想,打破了单位与单位间的界线,阆中市财政局成了全村帮扶干部的唯一名字。

  五龙村的发展得益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各级领导的关心厚爱,五龙村的帮扶工作更是得到了阆中市财政局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倾情投入。五龙村的帮扶干部虽然来自财政局机关和各直属单位,但自从肩上挑起了帮扶五龙村的责任,大家都自觉统一了思想,打破了单位与单位间的界线,阆中市财政局成了全村帮扶干部的唯一名字。下乡扶贫在成为干群关系纽带的同时,也连起了帮扶干部间的友谊桥梁,大家不分彼此,协同走访,尤其是在分片包干划分责任区域后,大家团结协作的精神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采用大分散小合作,既顺利地完成了走访帮扶工作,又增进了同事间的友谊和情份。比如贫困户邓宗吉,由于陈年老账和易地搬迁问题,一直是村里的老大难问题。大家得知这一情况后,都主动参与,积极想方设法,多次上门进行政策宣讲和思想教育。在帮扶干部的真情打动下,邓宗吉转变了,在去年12月财政局组织的交叉验收中,他打了98分,没给满分的理由是“只有更好,没有完美”。当了解到可以打满分时,他在老伴的搀扶下两次来到村委会,要求把2分给加上。

  履职尽责是本分

  ■从面对面地与老百姓交流算账,到一对一地为贫困户制定脱贫措施,到处都有帮扶干部在农户家的忙碌身影。

  自从踏上扶贫路,我们肩上又多了一份担当。财政工作是本职工作,脱贫攻坚也成了分内之事。从面对面地与老百姓交流算账,到一对一地为贫困户制定脱贫措施,到处都有我们在农户家的忙碌身影。贫困户缪吉海过去一直是村里家庭环境卫生的困难户,对帮扶干部来说,迈进他家门都需要毅力和勇气。一辈子的习惯必须在短短的两年内改变,怎么办?我们没有退缩,更没有放弃。从拿起扫帚帮他扫院子,到戴上围裙去厨房烧锅做饭;从最初的一周去两次,到后来天天都去,帮扶干部在坚持。功夫不负有心人,缪吉海老两口被改变了,一辈子不爱清洁的习惯就这样成功摒弃了。今年春节前,他邀请我们到他家吃了一顿热气腾腾的饼子。那顿饭,我们吃得五味杂陈,因为大家知道,这个改变的过程有太多的辛酸与泪水、委屈和无奈。

  脱贫致富在路上

  ■过两年多的帮扶,当看到五龙村的人均收入增加、老百姓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帮扶干部感到的不仅是欣慰,更是自豪和骄傲

  脱贫攻坚就是要沉下心来与老百姓打交道,对于有过农村生活的人来说问题不大,但对于在城市里长大的人可谓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从认识农村到感知农村,再到帮助贫困户脱贫,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帮扶责任面前,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很快就迈过了“这道坎”。过去在书里读到的“农民伯伯”,现在我们也改口叫起了“邓叔”“冉娘”;过去老百姓见着城里人都叫“当官的”,现在也开始改口叫“小芬”“老胡”。称呼的改变就是心灵的改变,就是干群关系一家亲的集中体现。久而久之,我们的帮扶干部已经融入到了五龙村这个大家庭,村民遇到困难,先找帮扶干部。今年春节期间去贫困户缪远家,他母亲苟秀英已经82岁了,老人拉着帮扶干部的手关切地问:“听说你们检查验收完了就不回来了,是真的吗?”老人一边说着,一边从衣服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卫生纸擦着眼角的泪水。两年多来帮扶建立起的深情,怎么可能说忘就忘了呢,老人担心我们帮扶完了就不来村里了。贫困户邓国平也不会忘记去年12月的一天,那天他家养了近三年的一头母牛下了牛崽,刚出生的小牛却站不起来。眼看心血付之东流,无助的邓国平等来了帮扶干部,不仅给他带来了村里的农技员,还给他的牛崽送去两箱奶,帮他渡过难关。如今碰到放牛的邓国平老人,他都会激动地讲起这段难忘的故事。

  不胜不休是目标,帮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是脱贫攻坚的目标,带领他们走上小康生活之路更是习近平总书记给予我们的使命和要求。胸怀目标,脚踏实地,勇往直前,不胜不休,更是帮扶干部的信念和精神。通过两年多的帮扶,当看到五龙村的人均收入从2014年2700元到2018年的12000元时,当看到五龙村老百姓的住房已变成了乡村小洋楼时,我们感到的不仅是欣慰,更是自豪和骄傲。

  但这不是帮扶干部的终极目标,我们深知五龙村还有许多短板需要帮扶干部去弥补,还有许多群众等待帮扶。唯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唯有持之以恒,再接再厉,才能确保五龙村取得长足发展,给群众带去幸福富裕的生活。脱贫致富路上,我们仍需努力!

   (作者系四川省阆中市财政局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主任、天林乡五龙村驻村第一书记)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巴蜀新闻网http://www.bashux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3341256440@qq.com 联系电话:16608228948
2、凡本网注明“来源:巴蜀新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巴蜀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巴蜀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巴蜀新闻网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巴蜀新闻网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巴蜀网http://www.bashux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3341256440@qq.com 联系电话:16608228948
2、凡本网注明"来源:巴蜀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巴蜀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巴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巴蜀网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巴蜀网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巴蜀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巴蜀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巴蜀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7、凡是网上查询不到且持有本网过期工作证件的人员,利用本网的过期工作证件在外开展任何工作均属于其本人的个人行为,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祥云
相关新闻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网站概况  |  法律顾问  |  服务条款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050326106@qq.com 电话:17383856370    0817-3786040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19010992号    川公网安备 51130402000057号
Copyright© 2018 巴蜀网 版权所有 四川吉祥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指导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